十月的风带着秋阳的暖意,掠过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玻璃幕墙,将展厅里的光线揉得格外柔和。15岁的江逸晨站在自己的展位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展板边缘——展板上错落摆放着“校园服饰创新设计”系列作品,从蓝白相间的运动校服设计图,到绣着暗纹的中式立领套装草图,再到用透明亚克力盒装好的面料样本和3D打印配饰模型,每一件都透着少年的用心。他穿着母亲林晚星特意熨烫的白衬衫,领口别着妹妹江念熙画的小太阳胸针,紧张得手心微微出汗,却又忍不住偷偷观察路过人群的反应。
“这是明德中学的学生?才15岁就做了这么完整的校服设计?”两位穿着高校制服的老师停在展板前,指着运动校服图上的袖口反光条小声议论,“你看这个细节,反光条嵌在袖口内侧,既不破坏整体版型,又能保证学生傍晚放学的安全,比我们学校现在用的外置反光条实用多了。”另一位老师翻看着旁边的面料样本卡,指尖划过标注“棉混纺80%+聚酯纤维20%”的卡片:“这个面料选得也专业,透气性够,还抗皱,学生穿一周都不用频繁熨烫,家长也省心。”
江逸晨听到议论,耳尖微微发烫,心里却涌起一阵骄傲。他从帆布背包里掏出速写本和 HB 铅笔——速写本封面贴着念熙画的卡通小人,内页夹着父亲江哲打印的面料特性表,还有姐姐江念初帮他整理的“设计灵感笔记”,上面记着从去年秋天开始收集的校服问题:“念熙说小学校服裤子腰太紧”“姐姐抱怨运动服跑跳时束缚”“同桌说校服颜色太单调”。原本他只是抱着“展示作品”的心态来参展,没料到开展不到半小时,就有三所学校的老师驻足咨询,甚至提出定制意向,这让他原本悬着的心,渐渐落了下来。
“同学,你这张中式立领的校服设计,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思路?”一位戴着金边眼镜的女老师走过来,手里拿着印着“实验中学”字样的笔记本,她是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李老师,“我们学校正想换一批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校服,你这个盘扣和衣襟暗纹的设计,正好符合我们‘传承文化’的办学理念。”
江逸晨立刻挺直脊背,翻开速写本第12页——那里画着十几版立领校服的草稿,从宽边领到窄边领,从木质盘扣到布艺盘扣,每一处修改都标着日期和修改原因。“李老师,这款设计我参考了明代襦裙的直领形制,最终定了3.5厘米的窄边领,因为我发现宽边领容易让学生觉得拘谨,尤其是男生低头写字时会硌到脖子。”他指着草图上的盘扣,“最初我用的是传统硬木盘扣,但试穿时发现容易勾到书包带,后来改成了软布包扣,里面塞了少量棉花,既保留盘扣的造型,又不会勾东西。”
说着,他拿起铅笔,在空白页上快速勾勒出领口细节:先画一条流畅的直领线条,再在领角标注“弧度15°,避免磨下巴”,接着画出盘扣的位置:“盘扣间距5厘米,比传统盘扣密一点,这样领口更贴合,不会漏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喧闹的展厅里格外清晰,李老师凑过来看着草图,频频点头:“你考虑得太周全了!我们学校有不少学生运动量大,课间跑操时总抱怨校服束缚,你这设计有没有兼顾活动需求?”
“有的!”江逸晨翻到下一页,指着衣襟处的隐藏式拉链:“我在盘扣下方加了隐形拉链,平时拉上拉链,看起来就是完整的盘扣设计;上体育课或跑操时,拉开拉链就能把衣襟敞开,活动起来很方便。面料我选的是弹力棉混纺,横向拉伸度能达到15%,学生做深蹲、跳跃都没问题。”他从展位下方的收纳盒里拿出一沓色卡,“这是我爸上周陪我跑了三家面料市场收集的,有二十多种颜色,每种都标注了色号、洗涤牢度和日晒牢度。你们学校的校色是墨绿,我建议用深墨绿做主体,袖口和下摆用米白色镶边,这样不会显得太厚重,也能和校园里的绿树形成呼应。”
李老师接过色卡,指尖在深墨绿卡片上摩挲:“这个颜色正合适!我们学校下周正好要开校服改革会议,我把你的设计图和色卡带回去,要是师生投票通过,就联系你细化方案。”她掏出手机,和江逸晨互加微信:“这是我的工作号,有问题随时找我,期待和你合作。”
送走李老师,江逸晨刚想喝口水,又有两位穿着浅粉色衬衫的老师走过来,她们是育才小学的王老师和张老师。王老师指着展板上的儿童校服设计图,语气温柔:“同学,你这几款小学低年级的校服,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穿脱便利性?我们学校很多一年级小朋友,还不太会系纽扣,每天早上都要老师帮忙。”
江逸晨立刻翻到速写本的“儿童设计专区”,那里贴着念熙当“模特”的照片——小姑娘穿着他用旧衣服改造的样品,笑着比耶。“王老师,低年级款我特意做了‘魔术贴+暗扣’的组合设计。”他指着草图上的衣襟,“外面看起来是纽扣造型,其实里面是魔术贴,孩子一粘就能穿上;魔术贴上方加了一颗小小的暗扣,防止跑跳时衣襟散开。”他又翻到裤子设计图,“裤子腰头用的是可调节松紧带,后面有三个扣眼,能根据孩子的腰围调整,就算孩子长高一点,也能多穿半年。”
为了让老师更直观理解,他拿起铅笔在空白页画了个穿脱示意图:先画一个卡通小人,标注“魔术贴长度10厘米,方便小手操作”,再画出松紧带的调节范围:“扣眼间距2厘米,适合不同腰围”。王老师看着示意图,忍不住笑了:“你连‘小手操作’都想到了,太贴心了!我们之前定制的校服,松紧带卡扣太硬,孩子根本扣不上,你这个设计能解决大问题。”
张老师这时问起面料安全:“小学生皮肤敏感,你选的面料会不会有刺激性?比如甲醛、荧光剂这些。”江逸晨立刻从收纳盒里拿出一份盖着检测机构公章的报告,双手递过去:“张老师,我选的都是达到A类婴幼儿纺织品标准的面料,这份是检测报告,甲醛含量为0,也不含荧光剂。我还特意选了磨毛处理的面料,冬天贴身穿不凉,夏天的款式用的是网眼棉,透气性好。”
两位老师仔细翻看报告,张老师点头称赞:“没想到你一个初中生,考虑得比专业设计师还周全。我们学校大概有800名学生,要是定制的话,能不能先做几套样衣让孩子们试穿?毕竟孩子的感受最重要。”
“当然可以!”江逸晨立刻在速写本上记下需求,笔尖飞快:“育才小学,800人,需3套样衣(110、120、130),一周内完成。”他撕下这页纸,递给张老师:“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和时间节点,我需要先统计每个年级的身高体重数据,确保样衣尺码准确。试穿时要是有任何问题,比如哪里磨皮肤、哪里不方便,我立刻修改设计。”
展厅里的人越来越多,江逸晨的展位前渐渐围起小圈子。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指着亲子款设计图问:“同学,能不能做成人款?我想和孩子穿一样的校服去参加家长会。”有服装品牌的设计师驻足,和他交流面料混纺比例:“你这个运动服面料的弹性回复率能达到多少?我们之前用的面料洗几次就松垮了。”还有同校的同学挤进来,惊讶地拍他肩膀:“江逸晨,你也太牛了!以后我们学校的校服能不能让你设计?我再也不想穿老气的蓝色运动服了!”
江逸晨耐心地一一解答,右手握笔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额角渗出的薄汗顺着脸颊滑落,他却浑然不觉。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逸晨,先喝口水,歇会儿。”母亲林晚星提着保温袋走过来,手里拿着拧开盖子的蜂蜜水,另一只手递过纸巾帮他擦汗。
“妈,您怎么来了?”江逸晨接过水杯,温热的蜂蜜水滑过喉咙,瞬间缓解了口干舌燥。
“你爸早上说你肯定顾不上喝水,让我中午过来给你送点吃的。”林晚星打开保温袋,里面装着三明治、切好的水果,还有念熙特意放的草莓味糖果,“你爸刚才打电话,问你这边情况怎么样,我说好多学校咨询,他还不信,说‘我们家小子真这么厉害?’”
江逸晨笑着咬了口三明治,面包里夹着他爱吃的煎蛋和生菜:“妈,实验中学和育才小学的老师都想定制,我还跟她们约了后续细化方案。对了,爸昨天帮我找的面料供应商,李老师说想了解价格,您让爸晚上把资料发给我呗。”
“你爸早就整理好了,存在你电脑桌面上的‘校服供应商’文件夹里了。”林晚星帮他把散落的设计图重新摆好,又把面料样本按材质分类:“你妹妹早上还哭着闹着要来,说要给你送加油卡片,我哄她说晚上带她来看你的展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