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骄傲地回应:“因为她不仅是在做公益,更是在用心理解和服务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随着基金会影响力的扩大,林倩开始受邀参加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她从最初的紧张忐忑,到如今的从容自信,成长速度令人惊讶。
在一场关于“企业与社会协同发展”的高端论坛上,林倩与几位知名企业家同台交流。当主持人问及“公益与商业的关系”时,她的回答赢得了满堂彩:
“公益不是商业的装饰品,而是商业价值的延伸和升华。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要会赚钱,更要懂得如何用商业智慧解决社会问题。杨氏集团和萤火虫基金会的关系就是这样——不是施舍与被施舍,而是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这番话通过媒体传播开来,甚至被一些商学院收录为教学案例。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番言论竟然影响到了杨氏集团的股价——第二天开盘,集团股价上涨了3.2%。
“这就是所谓的‘善意经济学’。”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当企业真诚履行社会责任时,市场会给予正向回馈。”
然而,在林倩看来,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外在的成功,而是内心的充实和价值感。一天晚上,她站在基金会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墙上那些受助者的笑脸照片,对杨潇说:
“曾经我以为,要配得上你,就必须成为苏晴那样的商业精英。但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成为别人,而在于成为最好的自己。我能帮助那些被遗忘的人找回尊严和希望,这份价值是任何商业成就都无法比拟的。”
杨潇从背后环住她,下巴轻抵她的发顶:“知道吗?现在的你比任何时候都耀眼。不是因为你是杨潇的女人,而是因为你是林倩——萤火虫基金会的创始人和引领者。”
就在两人享受这温馨时刻时,周秘书匆匆走来,面色凝重:“杨总,林小姐,有件事情需要汇报。”
她递上一份最新舆情报告:赵锐方面似乎改变了策略,开始将攻击矛头指向基金会本身。一些匿名帖子开始质疑基金会的资金使用,暗示有“不当操作”。
林倩深吸一口气,眼神却异常冷静:“预料之中。通知团队明天一早开会,我们要主动出击。”
杨潇有些担心:“你需要我帮忙吗?”
林倩摇摇头,嘴角扬起自信的微笑:“这次让我来处理。基金会是我的领域,我知道如何应对。”
第二天,基金会罕见地主动召开媒体见面会。林倩没有回避任何敏感问题,而是全程开放透明:公布详细的资金流向,展示第三方审计报告,甚至邀请媒体随机采访受助者。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宣布启动“透明萤火虫”计划:将所有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实时上网,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监督。
“我们不怕监督,因为没有什么需要隐藏。”林倩面对镜头,语气坦然,“公益事业最重要的是信任,而信任来自于透明。”
这番操作彻底化解了危机,甚至让基金会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网友戏称这是“史上最刚的公益组织”,#透明萤火虫#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
当晚,赵锐在上海的指挥中心里愤怒地摔碎了酒杯。他原以为攻击基金会能击中杨潇的软肋,没想到反而提升了对方的声誉。
“游戏越来越有意思了。”他冷笑着打开一个新的加密文件,“那么,下一步让我们看看,当基金会遇到真正的危机时,你的小女友还能不能这么从容。”
窗外,夜色渐深。林倩站在基金会顶楼,俯瞰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她知道,暗处的对手不会轻易罢手,前方的路还会有更多挑战。
但她不再恐惧,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就像萤火虫一样,虽然微小,却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而当无数微光汇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最黑暗的夜空。
手机响起,是杨潇发来的消息:“回家吗?我做了你爱吃的番茄鸡蛋面。”
林倩会心一笑,回复道:“马上回来。顺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又有三家企业表示想合作,其中包括曾经拒绝过我们的科达集团。”
这一刻,她深深体会到:当你真正创造价值时,世界会为你让路。而真正的自信,来自于不断超越自我,而不是与他人比较。
夜色中,基金会的萤火虫标志熠熠生辉,如同暗夜中的指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