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东莞捡个老婆 > 第6章 萤火之光:在公益中找到自己的星辰

第6章 萤火之光:在公益中找到自己的星辰(1 / 2)

杨氏集团高管培训中心的玻璃幕墙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林倩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面前摊开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像天书般令人头晕目眩。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页面上那个复杂的杜邦分析公式,脑海中却是一片空白。刚才的随堂测试中,她是唯一一个没有按时交卷的人。李教授那种混合着怜悯与失望的眼神,像一根细针,刺痛了她努力维持的自尊。

教室门被轻轻推开,苏晴优雅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刚刚结束一个跨国视频会议,一身定制西装衬得她干练而自信。

“还在用功呢?”苏晴微笑着走近,目光落在林倩面前空白的答题纸上,“需要我帮你讲解一下吗?”

林倩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不用了,谢谢。我可能...需要点时间自己消化。”

苏晴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体贴地没有坚持:“那好,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其实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没那么复杂,你多接触几次就明白了。”

看着苏晴自信离开的背影,林倩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她知道苏晴是真心想帮助她,但那种举重若轻的从容,反而凸显了她们之间的差距——那是十几年系统教育和职场历练积淀出的底气,不是靠短期培训就能追赶上的。

收拾好东西,林倩漫无目的地在集团大厦里走着。透过走廊的玻璃墙,她看到各个部门忙碌的景象:精英们西装革履,步履匆匆,讨论着她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处理着她无法想象的巨额业务。

在这一刻,她前所未有地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无法成为苏晴那样的商业精英。这不是自卑,而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轨迹不同,强行挤进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只会适得其反。

不知不觉间,她走到了大厦顶层的空中花园。这里是杨潇特意为她设计的休息空间,种满了她最喜欢的百合和薰衣草。在花丛中央,有一个小小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站在观景台边缘,林倩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东南方向——那里是东莞的老城区,萤火虫基金会第一个帮扶点就设在那里。她想起上周去视察时,那些受助妇女脸上洋溢的希望笑容;想起那个曾经遭受家暴的王姐,现在已经成为合作社的技术骨干,自信而耀眼。

那一刻的成就感,是她在高管培训课上从未体验过的。

“原来你在这里。”杨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担忧,“周秘书说你提前离开了培训课,没事吧?”

林倩没有回头,依然望着远方的城市轮廓:“潇,我想和你谈谈。”

杨潇走到她身边,敏锐地察觉到她情绪不对:“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课程太难?我可以让教授调整进度...”

“不,不是课程的问题。”林倩转过身,眼神坚定而平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想...退出高管培训计划。”

杨潇明显愣住了:“为什么?是不是有人说了什么?还是...”

“没有人说什么,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林倩打断他,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我认真思考了很久,发现我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你或者苏晴那样的商业精英。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她指向远方的老城区:“在那里,在基金会的工作中,我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我理解那些困境中的人需要什么,知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这不是课堂上能学到的,而是源于我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杨潇沉默了片刻,小心翼翼地问:“你是想全身心投入基金会的工作?”

“是的,但从最基层做起。”林倩的眼神闪着坚定的光,“我不想做挂名的主席,而是要真正了解每一个环节,从项目设计到执行,从资金管理到效果评估。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又一个高高在上的施舍者。”

杨潇凝视着她,眼中逐渐漾起赞赏的笑意:“你知道吗?这一刻的你,比任何商业精英都要耀眼。因为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勇气去追求。”

他握住她的手:“我完全支持你的决定。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公益才是你真正的舞台。在那里,你的经历不是负担,而是财富;你的背景不是缺陷,而是优势。”

林倩的眼眶微微发热:“谢谢你理解我。我还担心你会失望...”

“永远不会。”杨潇郑重地说,“我爱的是真实的你,而不是我想象中的你。如果你变成了另一个苏晴,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第二天,林倩正式退出了高管培训计划。消息传出后,果然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觉得她知难而退,有人猜测她和杨潇关系出现问题,甚至有人打赌她很快会彻底离开杨氏集团。

对这些声音,林倩选择了沉默以对。她直接搬到了萤火虫基金会的办公室,从最基础的岗位开始做起。

基金会的办公室位于老城区一栋改造过的旧楼里,与杨氏集团的豪华大厦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光鲜亮丽的地板玻璃,没有高科技的智能设备,但有一种朴实而温暖的氛围。

林倩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小隔间,与其他员工没有任何区别。她坚持不要特殊待遇,从学习基金会的基本运作流程开始,亲自接听求助电话,整理档案资料,甚至帮忙打扫卫生。

最初几天,基金会的员工们都有些拘谨,把她当作“总裁女友”来特殊对待。但林倩用行动慢慢打破了这种隔阂——她和大家一起吃外卖,一起加班,一起为某个受助者的进步而欢呼,为某个项目的困难而发愁。

一周后,她已经能叫出所有员工的名字,了解每个人的专长和性格。更重要的是,她开始发现基金会运作中的一些问题和机会。

“我发现我们的求助申请表太复杂了。”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林倩大胆提出意见,“很多教育水平不高的求助者根本填不明白,这样就无形中设置了一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