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东莞捡个老婆 > 第5章 化危为机:在坦诚中重塑形象

第5章 化危为机:在坦诚中重塑形象(1 / 2)

东莞电视台的演播室内,灯光炽热得让人微微出汗。杨潇坐在嘉宾沙发上,姿态放松却保持着一种难以忽视的气场。主持人苏晴——不再是那个暗恋杨潇的大学同学,而是以专业媒体人身份出现——调试了一下麦克风,投来一个询问的眼神。

“准备好了吗,杨总?”

杨潇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如深潭。演播室外的监控屏幕上,实时收视率正在攀升,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也在急速上升。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场备受关注的专访,想知道杨潇如何回应近期汹涌的舆论风波。

“三、二、一,开始!”

苏晴面向镜头,露出专业的微笑:“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焦点对话》。今天我们的嘉宾是杨氏集团总裁杨潇先生。杨总,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杨潇礼貌点头:“谢谢邀请,我很荣幸。”

寒暄过后,苏晴很快切入正题:“杨总,相信您也注意到了,近期关于您个人经历的一些报道引发了广泛讨论。您对此有什么想回应的吗?”

镜头推近,特写定格在杨潇脸上。他神情平静,眼神坦诚:“首先,我感谢大家对我和杨氏集团的关注。关于那些报道,有一部分确实是事实——我确实曾经因为意外失忆,流落东莞街头;我的女友林倩也确实曾经在夜场工作,为了养活家人和生病的母亲。”

演播室外,监控屏幕上的实时评论瞬间刷屏:“承认了!”、“这么直接?”、“有好戏看了”。

杨潇继续道,声音平稳有力:“但报道中更多的内容是被扭曲和夸大的。我没有与黑道勾结,林倩也从未做过任何不正当的事情。相反,正是在那段最困难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一个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善良和尊严的女性,她给了我温暖和希望。”

苏晴的眼神变得柔和:“能和我们分享那段经历吗?我相信很多观众都想知道,一个企业领袖如何度过那样特殊的时期。”

杨潇微微倾身,这是一个开放而坦诚的姿态:“那是我生命中最艰难也最珍贵的日子。失忆让我忘记了自己是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让我真正找到了自己。”

他讲述了在东莞街头的日子,没有回避饥饿与困顿,也没有美化那些挣扎求生的细节。他谈到如何学会在底层生存,如何与那些被社会忽视的人打交道,如何重新认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最让我震撼的是,”杨潇的眼神变得深邃,“在那个被许多人轻视的世界里,我遇到了难以置信的善良和尊严。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或许贫穷,或许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但他们中有许多人保持着最纯粹的善良和坚韧。”

他特别讲了林倩的故事,语气中充满尊重和爱意:“她白天照顾生病的母亲,晚上工作到深夜,却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人的善意。是她教会我,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身份地位,而在于他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对待他人。”

演播室外的评论风向开始转变:“感动了”、“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对林倩改观了”。

苏晴适时引导:“这段经历对您管理企业有什么影响吗?”

杨潇的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影响是根本性的。它让我明白了企业不只是赚钱的机器,更是社会的一部分,承担着社会责任。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更体现在它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的贡献上。”

他举例说明:“比如我们最近推出的员工福利改革,就是基于那段经历的感受。我亲眼见过太多人因为一场意外、一次疾病就陷入绝境,所以我认为企业有责任为员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这也是您成立萤火虫基金会的原因吗?”苏晴追问。

“是的。”杨潇点头,“基金会不仅是为了帮助那些处境困难的人,更是为了传递一个信念: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要保持尊严和希望;无论你拥有多少,都不要忘记帮助他人。”

专访进行了整整四十五分钟,杨潇始终保持着坦诚和冷静的态度,不回避敏感问题,不推卸责任,也不过度煽情。当最后苏晴问他对那些负面报道的看法时,他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我理解媒体的工作需要话题和关注度,但我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如何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温暖。至于那些扭曲的报道,我相信公众有足够的智慧分辨真伪。”

专访结束后,演播室外响起掌声。苏晴关闭麦克风,对杨潇真诚地说:“你很勇敢,也很智慧。这段专访一定会改变很多人的看法。”

杨潇微微一笑:“谢谢你给我这个直接与公众对话的机会。”

然而,就在杨潇准备离开电视台时,周秘书匆匆赶来,面色凝重地递过平板电脑:“杨总,又出新情况了。”

屏幕上,一段模糊的视频正在网络上疯传。视频显示一个疑似杨潇的男子在街头与几个混混模样的人交易什么,然后摇摇晃晃地走开,姿态可疑。配文直指杨潇落魄时期“涉嫌吸毒”。

“明显是AI换脸和剪辑的假视频。”技术总监很快得出结论,“但制作很精良,普通人很难分辨。”

杨潇眼神一冷:“对手升级了手段。通知法务部和公关部,一小时后紧急会议。”

回到杨氏集团,会议室气氛凝重。大家传看着那段假视频,个个面色难看。

“这是明显的诽谤和伪造证据,我们可以立即起诉。”法务总监说。

公关总监摇头:“起诉会让事件继续发酵。现在专访刚播出,舆论正在向好,最好不要节外生枝。”

大家争论不休时,杨潇突然问技术总监:“能追踪到视频最初发布来源吗?”

“已经试过了,通过多个海外代理服务器转发,最终源头很难追踪。但发布模式与之前的水军攻击很相似,应该是同一批人。”

杨潇沉思片刻,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不起诉,也不辟谣。”

众人惊讶地看着他。

“对手希望我们陷入无休止的辩解和反驳中,这样就能一直控制舆论节奏。”杨潇分析道,“我们要跳出这个陷阱,不按他们的套路出牌。”

他转向公关总监:“ stead of 辟谣,我们发起一个‘真相透明’行动,开放部分公司运营数据,让公众自己判断杨氏集团的诚信度。”

再转向基金会负责人:“萤火虫基金会提前启动‘困境青年助学计划’,邀请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最后对技术总监说:“同时,你们暗中追踪视频来源,我要确凿证据,而不是猜测。”

大家面面相觑,被这个一反常规的策略震惊了。但仔细一想,又觉得确实高明——与其被动辩解,不如主动塑造形象。

计划迅速执行。第二天,杨氏集团官网开设了“透明运营”专栏,公布了部分传统上保密的运营数据;萤火虫基金会则高调启动助学计划,首批资助的50名贫困学生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