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 > 第339章 新帝临朝,双危破局

第339章 新帝临朝,双危破局(1 / 2)

第一节 北漠狼烟,商海浊浪

大炎永熙元年,春和景明。新帝宇文恒登基未满三月,皇城的朱红宫墙还萦绕着新朝的喜庆,两道急报却如惊雷般炸响,打破了盛世的安宁。

第一道来自北方边境:北漠铁勒部可汗耶律烈,趁大炎帝位更迭、人心未稳之际,率领二十万铁骑,突破长城防线,劫掠云州、朔州等边境六州,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边境守军节节败退,请求朝廷火速增援。

第二道来自户部:以“盐铁巨商”秦岳为首的“盐铁联盟”,勾结江南、中原数十家富商,垄断了全国的盐、铁、粮食贸易。他们哄抬物价,盐价暴涨三倍,铁价翻倍,粮食囤积居奇,导致多地百姓买不起盐、用不起农具,中小商户纷纷破产,民生怨沸,多地爆发小规模民乱。

两道急报同时摆在御案上,年轻的宇文恒眉头紧锁。他年方二十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宇文擎的刚毅与林微的睿智,却终究缺乏帝王独当一面的历练。御座之下,百官争论不休,朝堂之上乱作一团。

“陛下,北漠铁骑凶悍,当务之急是派遣大军,驰援边境,击退铁勒部!”兵部尚书出列,语气急切。他是宇文擎的旧部,深谙军事,深知北漠铁骑的破坏力。

“陛下,不可!”户部尚书连忙反驳,“盐铁联盟垄断民生根本,物价暴涨,民怨沸腾,若不尽快解决,恐引发大规模民乱,动摇国本!当优先整顿商业,瓦解盐铁联盟!”

“边境危机更为紧迫!”兵部尚书怒道,“铁勒部已攻破三座城池,若再拖延,他们将长驱直入,威胁中原!”

“民生是根基!”户部尚书不甘示弱,“百姓无盐无粮,何以支撑大军?何以稳固江山?”

百官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先平外患,一派主张先安内忧,争论不休,却无人提出可行的两全之策。宇文恒看着争论的百官,心中虽有主张,却难免犹豫——他既想尽快驰援边境,解救百姓,又担心国内民乱扩大,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退朝后,宇文恒前往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的颐和宫,请教对策。此时的宇文擎与林微,虽已退位,但依旧是大炎的定海神针。

听完宇文恒的倾诉,宇文擎沉声道:“恒儿,帝王之道,在于权衡利弊,分清主次,而非非此即彼。外患若不除,边境百姓将持续遭难,国威受损;内忧若不解,民生凋敝,民心离散,大军亦无后勤支撑。这两场危机,必须同时应对。”

林微则温和地补充道:“恒儿,你父皇说得极是。外患需用‘武’,内忧需用‘法’。北漠铁骑虽凶悍,但他们孤军深入,后勤补给不足,且不擅攻城;盐铁联盟虽势大,但他们唯利是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且垄断行径已触犯众怒。你可效仿先帝,用‘分而治之’之策,同时破解两场危机。”

“分而治之?”宇文恒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母后的意思是,一面派遣大军驰援边境,一面制定新规,瓦解盐铁联盟?”

“正是。”林微笑道,“军事上,可令大将军霍去病率领五万精锐,驰援边境,坚守城池,拖延铁勒部的攻势;你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坐镇雁门关,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是‘集中兵力,以逸待劳’的兵法秘要。商业上,你可制定《商律新规》,明确禁止垄断、哄抬物价,设立‘物价监管司’,核查市场价格,打击囤积居奇;同时,联合苏瑾等守法富商,争取中小商户的支持,切断盐铁联盟的资金链和销售渠道——这是‘反垄断、促公平’的商道准则,可伪托‘管仲商经’传承。”

宇文恒茅塞顿开:“儿臣明白了!谢父皇母后指点!”

他立刻返回皇宫,颁布两道圣旨:其一,任命霍去病为北征先锋,率领五万大军驰援云州、朔州,坚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战;其二,自己亲率十万大军,三日后启程,前往雁门关;其三,任命苏瑾为“商政顾问”,协助户部制定《商律新规》,成立物价监管司,整顿市场秩序。

然而,圣旨刚下,阻力便接踵而至。

边境战场上,霍去病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云州时,云州已被铁勒部攻破,城池残破,百姓死伤惨重。铁勒部可汗耶律烈,身材魁梧,勇猛好战,他得知大炎援军到来,不屑地笑道:“大炎新帝乳臭未干,派来的不过是些酒囊饭袋!本可汗要直捣雁门关,饮马黄河!”

他率领铁骑,猛攻霍去病坚守的代州城。代州城城墙低矮,兵力不足,霍去病虽拼死抵抗,但铁勒部的铁骑冲击力极强,代州城岌岌可危。

国内,盐铁联盟的首领秦岳,得知朝廷要制定《商律新规》,瓦解垄断,心中大怒。他召集联盟成员,商议对策:“宇文恒小儿,刚登基就想动我们的利益!我们垄断盐铁粮食多年,财力雄厚,朝中半数官员都受过我们的好处。他想整顿我们,简直是痴人说梦!”

秦岳等人决定,一方面贿赂朝中反对新政的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弹劾苏瑾和物价监管司,声称“商律新规违背祖制,损害商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囤积力度,让盐价、粮价再次暴涨,制造民怨,逼迫朝廷废除新规。

一时间,大炎内忧外患交织,新帝宇文恒面临着登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第二节 雁门点兵,临危受命

三日后,宇文恒率领十万大军,启程前往雁门关。临行前,林微将一枚虎符和一本《兵法秘要》交给宇文恒:“恒儿,这虎符可调动边境所有守军,这本《兵法秘要》,记载了‘情报侦查、集中兵力、后勤保障’的上古兵法,你可依此行事。记住,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宇文恒接过虎符和《兵法秘要》,郑重地说:“母后放心,儿臣定不负父皇母后的期望,击退北漠铁骑,守护边境百姓。”

大军一路向北,沿途百姓纷纷夹道相送。许多边境逃难的百姓,看到皇家仪仗,纷纷跪倒在地,哭诉铁勒部的暴行:“陛下,救救我们吧!铁勒部烧杀抢掠,我们的家园被烧毁,亲人被杀害,求求陛下为我们报仇!”

宇文恒看着百姓们凄惨的模样,心中悲痛不已。他翻身下马,扶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人家,起来说话。朕知道你们的苦难,朕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击退铁勒部,为你们报仇雪恨,重建家园!”

他下令,大军沿途开仓放粮,救济逃难的百姓;同时,派遣大量斥候,深入北漠境内,侦查铁勒部的兵力部署、后勤补给线等情报——这正是《兵法秘要》中“情报为先”的策略。

抵达雁门关后,宇文恒立刻召集边境将领,召开军事会议。霍去病也从代州城赶来,面色凝重地禀报:“陛下,铁勒部铁骑凶悍,兵力达二十万,且机动性极强。代州城已被围攻多日,城墙破损严重,兵力损失过半,若再无援军,恐难坚守。”

“霍将军辛苦。”宇文恒道,“代州城暂时坚守,朕已令斥候侦查铁勒部的后勤补给线。据斥候回报,铁勒部的粮草、水源,主要依靠北漠境内的黑水河和囤积在漠北的粮仓。他们孤军深入,补给线过长,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他展开军事地图,指着上面的标记:“朕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霍将军率领,继续坚守代州城,牵制铁勒部的主力;一路由副将率领,率领三万大军,奇袭漠北的铁勒部粮仓,烧毁他们的粮草;一路由朕亲自率领,率领七万大军,截断黑水河的水源,然后迂回包抄,与霍将军汇合,夹击铁勒部主力。”

将领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陛下英明!此计直击铁勒部的要害,定能击退敌军!”

然而,就在大军准备行动时,斥候传来急报:铁勒部可汗耶律烈,识破了大炎的计谋,他留下五万大军继续围攻代州城,自己率领十五万主力,绕过代州城,直扑雁门关,想要一举攻破雁门关,长驱直入。

“陛下,不好了!耶律烈率领十五万大军,向雁门关杀来!”斥候急声道。

将领们脸色大变:“雁门关虽地势险要,但兵力只有七万,如何抵挡十五万铁骑?”

宇文恒却异常镇定:“诸位将军不必惊慌。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铁勒部铁骑虽多,但在关前难以展开。我们可利用地形优势,坚守关隘,同时派人联络奇袭粮仓的部队,让他们加快速度,烧毁粮草后,立刻回师增援。”

他立刻下令,将士们加固关隘,布置滚石、擂木、火炮,准备迎击铁勒部的进攻。同时,他亲自登上雁门关城楼,鼓舞士气:“将士们!铁勒部入侵我大炎,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此乃国仇家恨!雁门关是我大炎的北大门,绝不能让敌军攻破!今日,朕与你们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只要我们坚守阵地,等到粮草被烧,敌军必不战自溃!”

“陛下万岁!誓死坚守雁门关!”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次日,耶律烈率领十五万铁骑,抵达雁门关下。他看着高耸的关隘,冷笑道:“小小雁门关,也想阻挡本可汗的铁骑?今日,本可汗就要踏平雁门关,活捉宇文恒小儿!”

他下令,铁骑向雁门关发起猛攻。铁勒部的骑兵,挥舞着弯刀,骑着战马,向关隘冲来,气势汹汹。城楼上的大炎将士,居高临下,发射火炮、弓箭,投掷滚石、擂木。火炮轰鸣,箭雨纷飞,滚石擂木呼啸而下,铁勒部的骑兵纷纷倒地,死伤惨重。

耶律烈见状,大怒不已:“加大攻势!不惜一切代价,攻破雁门关!”

铁勒部的骑兵,悍不畏死,一波又一波地向关隘冲来。雁门关的将士们,也奋力抵抗,双方死伤惨重。宇文恒亲自登上城楼,手持长剑,斩杀爬上城楼的铁勒士兵。他的手臂被划伤,鲜血直流,却依旧坚守阵地,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将士们看到皇帝如此英勇,士气更加高昂。一位年轻的士兵,为了保护宇文恒,身中数箭,倒在地上。临死前,他对宇文恒说:“陛下……守住……雁门关……”

宇文恒抱着士兵的尸体,眼中含泪:“朕一定会守住雁门关,不会让你的血白流!”

战斗持续了三日三夜,雁门关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炎的将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依旧坚守阵地。铁勒部的骑兵,伤亡过半,粮草也渐渐短缺,士气低落。

就在这时,奇袭粮仓的部队传来捷报:漠北的铁勒部粮仓,已被成功烧毁,铁勒部的粮草供应被切断!

耶律烈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他知道,没有粮草,十五万大军根本无法继续作战。他想要下令撤退,却又不甘心就此放弃。

宇文恒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他下令,打开雁门关城门,率领七万大军,向铁勒部的主力发起反击。同时,他派人联络霍去病,让他率领代州城的守军,从后方夹击铁勒部。

铁勒部的骑兵,早已疲惫不堪,又失去了粮草供应,根本无法抵挡大炎大军的进攻。他们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耶律烈想要率军逃跑,却被宇文恒率领的大军包围。

“耶律烈,束手就擒吧!”宇文恒骑着战马,手持长剑,指着耶律烈道,“你入侵我大炎,残害百姓,罪该万死!今日,朕就要为边境百姓,讨回公道!”

耶律烈知道,大势已去。他不甘地怒吼一声,挥舞着弯刀,向宇文恒冲来。宇文恒不慌不忙,侧身躲过弯刀,反手一剑,刺穿了耶律烈的胸膛。

耶律烈倒在地上,气绝身亡。铁勒部的士兵们,看到可汗被杀,纷纷扔下武器,投降求饶。

雁门关之战,大炎大军大获全胜,歼灭铁勒部铁骑十五万,俘虏三万,彻底击退了北漠的入侵。消息传到京城,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胜利,称赞新帝英明神武。

然而,就在宇文恒准备班师回朝,处理国内商业垄断问题时,京城传来急报:盐铁联盟的秦岳,勾结朝中贪官,发动政变,控制了部分京城守军,想要逼迫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废除《商律新规》,拥立秦岳的傀儡为帝!

宇文恒心中大惊。他没想到,盐铁联盟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敢发动政变。他立刻下令,留下部分将士,驻守边境,自己率领五万大军,日夜兼程,回师京城,平定政变。

第三节 商律破垄断,新政安民心

宇文恒率领大军回师京城时,京城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秦岳勾结的贪官,是前吏部尚书李坤。李坤因贪污受贿,被宇文恒查处,心中怀恨,便与秦岳勾结,发动政变。他们控制了京城的东门和北门,率领叛军,围攻皇宫。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被围困在皇宫内。林微沉着冷静,指挥禁军,坚守皇宫,等待宇文恒的援军。她还派人,联络苏瑾,让他调动商业力量,切断叛军的粮草和资金供应。

苏瑾接到消息后,立刻行动。他联络了全国的守法富商,关闭了京城所有的商铺,停止向叛军供应粮草和物资;同时,他动用自己的情报网,收集秦岳和李坤的罪证,散布到京城各处,让百姓们认清他们的真面目。

百姓们得知秦岳和李坤发动政变,是为了维护垄断利益,损害民生,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堵塞街道,阻止叛军的行动,为禁军争取时间。

宇文恒率领大军,抵达京城外。他看到京城东门被叛军控制,立刻下令,大军发起攻击。叛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战斗力远不如大炎的精锐大军。经过半日的激战,大军攻破东门,进入京城。

宇文恒率领大军,向皇宫方向进军。叛军在街道上设置了重重障碍,负隅顽抗。宇文恒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们,奋勇杀敌。百姓们也纷纷加入战斗,帮助大军搬运物资,救治伤员。

经过一日的激战,大军终于抵达皇宫外。秦岳和李坤,率领叛军,在皇宫前的广场上,列阵以待。

“宇文恒小儿,你以为你能救得了皇宫?”秦岳冷笑道,“今日,要么你废除《商律新规》,让我们继续垄断盐铁粮食贸易,要么,我们就攻破皇宫,杀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另立新帝!”

宇文恒怒喝道:“秦岳,李坤,你们勾结叛乱,残害百姓,罪该万死!今日,朕就要为天下百姓,除掉你们这两个奸贼!”

他下令,大军发起攻击。叛军纷纷向大军冲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秦岳和李坤,亲自率军作战,但他们根本不是宇文恒的对手。

激战中,李坤被宇文恒一剑刺穿胸膛,当场身亡。秦岳见状,想要逃跑,却被苏瑾率领的富商护卫队拦住。苏瑾冷笑道:“秦岳,你作恶多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秦岳被护卫队包围,最终被擒。

政变被平定后,宇文恒进入皇宫,拜见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林微看着风尘仆仆、满身血迹的宇文恒,眼中满是欣慰:“恒儿,你长大了,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宇文恒跪倒在地:“儿臣无能,让父皇母后受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