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领命而去。林微则继续留在江南,监督漕运的粮食运输,同时推行“漕运改革”——设立“漕运司”,由朝廷官员、商船船长和渔民代表共同管理漕运,制定统一的漕运规则和税收标准,防止官员贪污和商人垄断;同时,修建漕运的码头和仓库,改善漕运的运输条件,确保漕运能长期稳定运行。
几天后,京城传来皇帝的旨意——皇帝驳回了保守派的弹劾,认为林微“平定江南叛乱,恢复漕运,安抚百姓,功大于过”,不仅没有罢免她的官职,还赏赐她黄金五十两,锦缎五十匹,鼓励她继续推行新政。同时,皇帝还下旨,斥责了保守派的“无端揣测”,要求他们“以国事为重,勿再以私怨干扰朝政”。
林微收到旨意,心中满是欣慰——皇帝的信任,是她推行新政的最大支持。她知道,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女子能治国”的认可,为后续更多女子参与朝政,打下了基础。
沈砚走到林微身边,笑着说道:“将军,现在江南的漕运恢复了,百姓们也支持新政,保守派的弹劾也被驳回,我们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
林微摇头,她看着江南的江面,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还不能松气。林婉儿还没找到,她背后的南疆巫师也没被铲除,而且西北的宇文擎传来消息,西域叛军有异动,可能会入侵中原。我们的路,还很长。”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快马加鞭地赶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神色焦急:“将军!沈砚大人的人在江南的‘烟雨楼’发现了林婉儿的踪迹!她和几个南疆巫师在一起,似乎在策划新的阴谋!”
林微的眼神瞬间变得坚定:“终于找到她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她逃脱!”
第四章 烟雨楼围剿残敌,邪术反噬终伏法
烟雨楼位于江南的“烟雨镇”,是一座建在湖边的豪华楼阁,楼阁四周环绕着湖水,只有一座小桥通往岸边,易守难攻。林婉儿选择在这里作为据点,正是看中了烟雨楼的地理位置,认为即使林微找到这里,也很难攻破。
林微率领破邪军士兵,在烟雨镇外的树林中埋伏。她看着烟雨楼的地形,对沈砚和苏瑾说道:“烟雨楼只有一座小桥通往岸边,叛军肯定在小桥上设置了埋伏,而且湖里可能还有水鬼或其他邪术。我们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她让沈砚率领一部分士兵,在小桥的对岸制造进攻假象,吸引叛军的注意力;让苏瑾率领商队的人,乘坐小船,从湖的另一侧潜入,悄悄靠近烟雨楼,破坏楼里的邪术阵眼;自己则率领精锐士兵,在湖边的树林中待命,等苏瑾破坏阵眼后,再发起总攻。
计划制定完毕,众人立刻行动。沈砚率领士兵,在小桥对岸点燃篝火,挥舞旗帜,假装要进攻,叛军果然上当,纷纷聚集在小桥上,准备抵抗。
苏瑾则带着商队的人,乘坐十几艘小船,趁着夜色,悄悄从湖的另一侧靠近烟雨楼。小船在湖面上行驶,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很快就到了烟雨楼的楼下。苏瑾让士兵们用钩子勾住楼阁的窗户,悄悄爬进去——楼里的叛军大多去了小桥,只有几个巫师在房间里,围着一个黑色的祭坛,口中念念有词,祭坛上放着一个黑色的陶罐,里面装着淡绿色的液体,散发着阴邪气息。
“是‘腐心水’!”苏瑾认出了这种邪术液体,“用南疆的毒草和邪术炼制,洒在水里或食物里,能让人心脏腐烂而死,极其恶毒!”
他示意士兵们不要出声,等巫师们念完咒语,准备将腐心水倒入湖里时,突然发起进攻。巫师们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制服。苏瑾立刻将黑色陶罐打翻,腐心水洒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地面瞬间被腐蚀出一个小洞。
与此同时,烟雨楼的阵眼被破坏,湖里的水鬼纷纷化为飞灰,小桥上的叛军也发现上当,想要退回烟雨楼,却被沈砚的士兵拦住,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
“总攻!”林微看到苏瑾发出的信号,率领精锐士兵,从树林中冲出,朝着烟雨楼发起进攻。破邪军士兵们士气高涨,很快就突破了叛军的防线,冲进烟雨楼。
烟雨楼的二楼,林婉儿正拿着一根黑色的法杖,试图重新激活邪术阵眼。她看到林微冲进来,眼中满是疯狂:“林微,你为什么非要跟我作对?我只想报仇,只想拿回属于我的东西,有错吗?”
“你的东西?”林微冷笑,“侯府的身份?荣华富贵?这些都不是你害人的理由!你勾结叛军,用邪术残害百姓,截断漕运,诬陷忠良,这些罪行,罄竹难书!”
林婉儿疯狂地大笑起来,她举起法杖,朝着林微挥舞:“既然你不让我好过,那我们就同归于尽!我用我的魂魄,激活‘灭世邪阵’,让整个江南都为我陪葬!”
她口中念念有词,身上的衣服开始燃烧,魂魄从身体里飞出,朝着黑色的祭坛冲去。祭坛上的符文开始闪烁,湖面上的水突然沸腾起来,黑色的雾气从湖底冒出,朝着烟雨楼蔓延——是灭世邪阵的征兆!
“玉牌,净化!”林微将凤凰玉牌举过头顶,体内的圣火残留全部爆发,一道巨大的火凤虚影从牌面飞出,朝着林婉儿的魂魄和黑色祭坛冲去。火凤的羽翼带着金色的火焰,包裹住林婉儿的魂魄,试图净化她的邪术。
林婉儿的魂魄发出凄厉的尖叫,她试图抵抗,却被火焰不断灼烧。最终,她的魂魄被火焰净化,化作一缕金色的光粒,消散在空气中。黑色祭坛也被火焰烧毁,湖面上的黑色雾气渐渐散去,灭世邪阵被彻底破解。
林微松了口气,身体却因为过度消耗而失去力气,倒在地上。苏瑾和沈砚连忙上前,将她扶起。烟雨楼的叛军已经全部被平定,江南的危机终于解除。
几天后,江南的漕运完全恢复,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城镇,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缺粮。林微的“漕运改革”也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皇帝下旨,将江南的漕运改革推广到全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林微站在烟雨楼的湖边,看着平静的湖面,心中满是感慨。从侯府的假千金,到王府的主母,再到平定叛乱、推行新政的翊麾将军,她走过了太多的艰难险阻,也成长了太多。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西北的宇文擎还在对抗西域叛军,京城的保守派还在反对新政,天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她去守护,很多新政需要她去推行。
“微微。”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微回头,看到宇文擎骑着马,朝着她走来。他的铠甲上沾着尘土,显然是刚从西北赶来。
“宇文擎!”林微惊喜地跑过去,扑进他的怀里,“你怎么来了?西北的情况怎么样了?”
宇文擎紧紧抱着她,轻声说道:“西北的叛军已经被击退,西域部落也愿意和朝廷议和。我听说江南的危机解除了,就立刻赶来了。皇帝让我们一起回京城,商议接下来的新政推行计划。”
林微笑了,她看着宇文擎,又看了看江南的美景,心中满是憧憬。她知道,只要有宇文擎在身边,有盟友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她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大渝朝变得更加强大,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女官之路”,甚至更远的未来。
第五章 京城议新政,天下始太平
回到京城后,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了林微和宇文擎。御书房内,皇帝看着两人,眼中满是赞赏:“你们一个平定西北叛乱,安抚西域;一个平定江南叛乱,恢复漕运,推行新政,都是大功一件。现在,天下的叛乱基本平定,是时候推行更多的新政,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富强起来了。”
林微和宇文擎躬身行礼,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力。皇帝让他们坐下,拿出一份奏折,递给他们:“这是我草拟的新政计划,包括‘摊丁入亩’‘盐铁官营’‘科举改革’等,你们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地方。”
林微接过奏折,仔细翻看——“摊丁入亩”是按土地的多少征收赋税,而不是按人口,能减轻无地或少地百姓的负担;“盐铁官营”是将盐和铁的生产和销售收归朝廷管理,防止私人垄断,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科举改革”是增加科举的科目,除了传统的经史,还增加了“算学”“农学”“工学”等,选拔更多有实用才能的人才。
“陛下的新政计划非常全面。”林微说道,“臣妇建议,在‘摊丁入亩’的基础上,增加‘土地丈量’的措施,确保土地的数量准确,防止官员和地主隐瞒土地;在‘盐铁官营’的基础上,设立‘盐铁司’,由朝廷官员和百姓代表共同监督,防止官员贪污;在‘科举改革’的基础上,增加‘女子科举’的名额,允许女子参加科举,选拔有才能的女子入朝为官。”
皇帝眼前一亮,对林微的建议非常赞同:“女子科举?这个提议好!之前你担任翊麾将军,已经证明女子也能有大作为,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能为朝廷选拔更多的人才,也能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很好!”
宇文擎也补充道:“臣建议,在推行新政的同时,加强军队的建设,尤其是边防军的建设,防止西域和北方的部落再次入侵。同时,修建全国的道路和水利,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
皇帝点头,将两人的建议补充到新政计划中,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他任命林微为“新政推行使”,负责全国新政的推行和监督;任命宇文擎为“兵马大元帅”,负责全国军队的建设和边防的安全;同时,任命苏瑾为“漕运盐铁使”,负责漕运和盐铁的管理;任命沈砚为“江南巡抚”,负责江南新政的推行和百姓的安抚。
新政推行的消息传遍全国,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期待新政能带来更好的生活。虽然保守派仍然反对一些新政措施,比如“女子科举”和“盐铁官营”,但在皇帝的支持和林微等人的努力下,新政还是顺利地推行起来。
几个月后,“摊丁入亩”让无地或少地的百姓减轻了赋税负担,他们有了更多的粮食和钱财;“盐铁官营”让盐和铁的价格下降,百姓们再也不用为盐和铁发愁;“科举改革”选拔了更多有实用才能的人才,其中还有十几名女子通过科举,进入朝廷为官,成为林微的得力助手;“女子科举”更是让全国的女子看到了希望,很多女子开始读书识字,希望能通过科举,为国家效力。
林微站在皇宫的城楼上,看着京城的繁华景象——街道上行人如织,商铺林立,孩子们在街头嬉戏,百姓们脸上满是笑容。宇文擎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微微,你看,这就是你想要的天下,太平盛世,百姓安乐。”
林微笑了,她靠在宇文擎怀里,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新政的推行还需要时间,天下的太平也需要长期的守护,但她有信心,有宇文擎的支持,有盟友的帮助,有百姓的信任,她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大渝朝成为真正的太平盛世,让自己从一个穿越而来的假千金,成长为守护天下的女官,甚至更远的未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皇宫的城楼上,照亮了林微和宇文擎的身影,也照亮了大渝朝的未来。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天下的太平,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