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光影年华,我与天仙 > 第347章 《黄金甲》首映日:魔幻银幕下的名利场

第347章 《黄金甲》首映日:魔幻银幕下的名利场(2 / 2)

他猛地转向秘书,眼神疯狂:“联系记者!新浪的!网易的!腾讯的!让他们派最能写的娱记过来!老子要发声!”

“张总?您要……”秘书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位炮仗老板又要点哪门子火了?

“老子要开炮!”张卫平恶狠狠地吼道,“炸死这群在背后捅刀子的阴沟老鼠!”

两个小时后,新浪娱乐头版头条更新:“炸了!《黄金甲》制片人张卫平怒斥恶意抹黑:卑鄙!无耻!下三滥!”

正文:“今日下午,《满城尽带黄金甲》制片人张卫平先生在北京新画面影业的会议室中接受本网独家专访,就日前网络上针对影片的种种负面评价发表强硬回应。

张卫平情绪激动,怒斥某些言论为‘恶意抹黑’、‘卑鄙无耻的下三滥手段’!当记者询问张总所指何意时,张卫平斩钉截铁地点出三个名字:‘有些人,电影拍得烂,市场卖不动,就只会搞歪门邪道!《云水谣》不行了吧?票房跌成啥样了?《伤城》?吹得挺响,还不是见光死!

还有那个什么《三峡好人》!装什么清高!拿个金狮奖了不起?票房呢?几万元!丢不丢人!就是他们在背后捣鬼!就是他们买的水军黑我!’当记者追问具体指向这些影片的制片和出品方时,张卫平掷地有声:‘一点没错!就是指的他们!’”

这篇专访如同在烧滚的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整个网络圈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张卫平疯了?一打三?!”

“牛逼普拉斯!一个人撕三家电影公司?新画面这么硬气吗?”

“这是被骂急眼了吧?逮谁咬谁?”

“《云水谣》可是中影的片子啊!《三峡好人》背后是上影!《伤城》是博纳保利!张卫平牛逼!不怕被封杀?!”

一时间,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竞相被这条新闻刷新:

网易娱乐:“张卫平炮轰《云水谣》《三峡好人》《伤城》暗箱操作恶意诋毁!”

搜狐娱乐:“以一敌三!张卫平公开炮轰贺岁档三电影幕后黑手!”

腾讯娱乐:“口水战升级!《黄金甲》制片人张卫平点名怒斥三家同档期影片出品方!”

水晶影业的办公室里,陈振宇看着屏幕上这些头条,惊得差点被咖啡呛死。他咳了好几声,一边擦着嘴边的咖啡渍一边爆笑:“哈哈哈!张卫平!真他妈是个炮仗啊!一点就着!还炸得这么惊天动地!”

电话铃声急促响起。陈振宇接起,是朱琳那兴奋得像打了鸡血的声音:“振宇哥!看到没?张总开大啦!哈哈哈哈哈!笑疯我了!这下好了,根本不用我们加火,他自己就把锅点着了!”

“看到了看到了!这老小子……是嫌自家《黄金甲》还不够火,亲自下场泼油救火啊!”陈振宇笑得直拍桌子,“赶紧的!通知水军小队暂时休整!让子弹……不,让炸弹飞一会儿!”

张卫平的炮轰如同引爆了连锁反应,被点名的三家不可能装聋作哑。

第一个站出来回应的,是《伤城》的主要投资方和发行方——博纳影业的老总于冬。

就在张卫平采访发出不到三个小时,于冬在参加一个业内论坛间隙被记者堵住时,冷笑着回应:“张总心情激动,说气话,我可以理解。

但《伤城》公映前,中影数字院线与新画面公司签订的协议,要求14号到1月14号整整一个月时间,全国数字银幕只能放映《黄金甲》一部片子!请问这是什么行为?

这叫霸!道!条!款!这叫不正当竞争!这叫欺行霸市!这难道不是事实?!”

面对记者的镜头和话筒,于冬面色冷峻,寸步不让:“有人也许一个月会去看两三场电影。但观众会因为一部《黄金甲》去看两三场吗?!不会!所以他们的霸王条款直接剥夺了其他电影在数字银幕生存的空间!”

他挺直腰板,目光锐利:“《伤城》的质量摆在那里,观众口碑也在持续发酵。别人怕《黄金甲》排片垄断,我们博纳不怕!《伤城》在22号已经按计划、无惧压力地在除数字银幕外的全国院线公映!好电影,不惧任何挑战!”

这番回应火药味十足,把“排片垄断”的矛头直接钉死了。支持《伤城》的网友立刻涌到各大论坛留言支持:“于总牛逼!怼得好!”“《黄金甲》吃相太难看了!”“支持多些好片!反对独家垄断!”

紧接着,《三峡好人》的导演贾樟柯在个人博客上挂出了一篇名为《致张卫平先生的一封信》。文章写得文绉绉,但字里行间透着读书人的刻薄劲:

“卫平先生:看到您在采访中的慷慨陈词,颇为惊诧。我不知是何原因让您情绪如此失控,竟将《三峡好人》这一部仅仅在艺术院线小范围公映、票房微薄的小成本电影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三峡好人》有幸获第六十三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是评委们对影片本身的肯定。若您对此奖项有所质疑,不妨直接与威尼斯组委会沟通探讨其公正性?

拿一个电影的票房数字(何况是在贵片完全垄断银幕情况下的非数字票房)来攻击其艺术价值,恐非君子所为。”

他语气一转,带着浓浓的嘲讽和悲悯:

“更令我难以接受的是您在采访中使用的那些粗鄙不堪的语言——‘卑鄙’、‘无耻’、‘下三滥’!卫平先生,电影终究是艺术与文化的事业,不是街头斗殴!同行之间,何至于此?即使批评,也应就事论事,有理有据。满口污言秽语,实非体面人所为!”

“…烦请您在愤怒之余,稍加收敛言辞的锋芒。电影市场够乱的了,别让它更加乌烟瘴气。另:我本人及《三峡好人》团队从未参与或授意任何人对《黄金甲》进行网络诽谤。谨以此信澄清,并祝您及《黄金甲》票房大卖——以合法合理之手段。”

这封信一出,迅速被各大媒体转载!网友纷纷点赞!贾樟柯这手玩得漂亮!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反衬得张卫平像个跳梁小丑!评论区清一色都是:“贾导威武!文化人骂人就是不一样!”“张卫平脸肿了没?”“给‘君子’张总上上课!”

中影方面没有高层直接下场撕逼,但《云水谣》制片人在一个电影研讨会上被问及张卫平言论时,“恰巧”被记者录下了这样一段话:

“《云水谣》的定位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商业大片。它是一部承载着历史厚度、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正剧!观众和市场对影片所传递的情怀和价值观的肯定,不是靠排片垄断或者抹黑对手能够获得的。”

语气平静,内容却字字珠玑,把张卫平的“票房下滑是因为我们搞鬼”论调直接踩在脚底摩擦!

张卫平在办公室看到贾樟柯那封文绉绉的公开信,气得把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瓷片四溅!“伪君子!道貌岸然!还君子?!我看就是一帮躲在背后放冷枪的下作小人!”

他咆哮着,抓起电话拨给秘书:“再给我发声明!就说贾樟柯那封信避重就轻,转移话题!他敢做不敢当!”

就在这时,一个更让他心肝胆颤、五雷轰顶的消息,像一颗从天而降的原子弹,在当晚8点半,由网易娱乐频道的一篇特稿引爆,瞬间席卷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重磅!《黄金甲》北美惨遭滑铁卢?1234块银幕首周末票房不足200万美金!烂番茄新鲜度仅57%!” 正文:“美国票房统计机构(Box Office Mojo)最新发布数据显示,

张艺谋导演的巨制《满城尽带黄金甲》(美译名:The 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于北美当地时间12月15日正式登陆1234家影院!周末三天(12月15日-17日)票房总计仅收……187万美元!

平均单块银幕票房……仅约1515美金!!!这一惨淡成绩令之前对其寄予厚望的北美发行方索尼经典大跌眼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片在国内宣传中一直引以为傲的国际媒体口碑:美国四大主流纸媒《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此前均给出高度评价!

然而,知名电影评论网站‘烂番茄(Rotten Toatoes)’上,《黄金甲》的新鲜度评分仅为惨淡的57%!(新鲜度及格线在60%以上)

影评人评论更是两极分化严重,称赞其视觉效果的影评比例,远低于批评其叙事混乱、人物动机不明,故事荒谬空洞的评价比例。”

更狠的是,网易编辑把美国网友在烂番茄底下的英文差评直接截图翻译贴了出来:

“天哪!这电影在讲什么?一堆穿金黄衣服的人在一个金灿灿的宫殿里跑来跑去!皇后跟她儿子乱搞,然后儿子被杀?

皇帝又杀了皇后?另一个穿金甲的傻小子去报仇然后被压死?逻辑呢?这简直是史上最昂贵最华丽的一堆垃圾!” —— 来自ID:Gold Digger

“我花了12美金在AMC看的IMAX版!看完我就后悔了!除了巩俐的胸在金色盔甲下若隐若现让我没睡着外,其他部分都糟糕透顶!周润发那蹩脚英语口音听着像在受刑!张艺谋?他拍完《英雄》之后脑子被金块堵了吗?” —— 来自ID:Movie Maniac

“视觉效果满分?满分个鬼!除了金就是金!金色墙壁!金色柱子!金色地板!金色衣服!金色菊花!

我的眼睛快得金色恐惧症了!看完走出影院看什么都发黄!这电影唯一的意义可能就是刺激视网膜,导致色差!” —— 来自ID:Art Critic

这篇报道和翻译贴一出,全网死寂三秒!随即如同核爆般,彻底沸腾了!

“哈哈哈哈!!!!187万美金!!平均每块银幕1515美金!!张总,您的海外战略呢?!国际口碑呢?!吹破天了啊!”

《纽约时报》夸你华丽史诗?《时代周刊》赞你东方神韵?然后北美观众用187万美金投票表示:去你妈的!我们不看烂片!”

“打脸!惊天动地的打脸!美国佬可不吃你那套金闪闪大波奶的把戏!”

“张艺谋啊张艺谋!您被忽悠瘸了吧?还跟张卫平穿一条裤子!被美国媒体当傻子遛了!”

“国内票房靠排片垄断砸出来,海外票房惨不忍睹!这波啊,这波叫出口转内销失败!《黄金甲》就是一部圈国内观众钱的爆米花特效片!还装什么国际大作?!”

“张艺谋完了!张卫平完了!新画面完了!”

张卫平的办公室里,此刻一片死寂。他瘫坐在他那张象征权力的真皮老板椅里,脸色煞白如纸,手里死死捏着那张打印出来的网易新闻报道,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187万?1500美元?57%?……

这些冰冷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反复烫在他心尖上。北美……是他和张艺谋谋划的、进军国际主流市场的关键一步!也是他们说服投资方砸下重金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血淋淋的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抽碎了他所有关于海外票房分成的美梦!也把他的脸皮,彻底撕下来扔在地上摩擦!

他颓然放下手机,整个人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骨。窗外,北京的夜幕彻底笼罩下来,城市华灯初上,却再也照不亮新画面办公室里那片死气沉沉的冰寒。

水晶影业办公室里,陈振宇关掉网页上的最后一条评论。他拿起桌上的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发往那个遥远的夏威夷号码:

“汪董:黄金甲的戏落幕了。主角唱罢,配角登场,一地鸡毛。张总炮轰三家被反怼,北美票房惨败已坐实烂片。国内排片垄断下的票房数字,已成笑话。静候君归。”

发完短信,陈振宇端起凉了大半的咖啡喝了一口,目光投向窗外京城的万家灯火。这贺岁档的第一场大战,张卫平用最疯狂的方式为自己亲手掘好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