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父子相见(2 / 2)

朱慈熠抬起头,小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却努力像个小大人般绷起脸,认真地说:“儿臣不敢有片刻懈怠,每日皆谨记父皇平日之教诲,按时临朝,与阁臣议政,批阅奏章时反复思量,遇有难决之事,必召相关臣工详细询问,权衡各方利弊,方敢落笔。只是……有时夜深人静,独处东宫,想起父皇远在江南,不知身体可好,路途是否顺利,心中便难免……难免有些忐忑不安。”他终究还是说出了孩童的心声。

“做得对,懂得自省,虚心求教,是为君者应有的品德。”朱啸抱着儿子,走到庭院中的白石凳上坐下,让儿子坐在自己膝上,“来,此刻只有你我父子二人,跟父皇细细说说,监国这些时日,除了那些按部就班的政务,可还遇到了哪些让你觉得特别棘手、或是印象格外深刻的事?你又是如何思量,如何处置的?”

朱慈熠依偎在父亲温暖而安全的怀里,找到了最信赖的倾诉对象,开始娓娓道来。他从发现户部一份关于东瀛五省矿产收益的报表中数字勾稽关系微妙,说到如何不动声色地调来原始凭证,亲自演算,最终发现并纠正了一笔高达二十万银元的账目疏漏(或贪墨嫌疑);从几位御史联名弹劾乐浪省一位大力推行新式农具的布政使“急于求成,滋扰地方”,说到他如何并未偏听偏信,而是同时下令让被弹劾者上奏自辩,并密令龙鳞卫当地千户所实地查访民情,最终查明真相,力排众议,下旨褒奖了那位能干实事却得罪了守旧乡绅的官员……

他叙述起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不仅能说明事情经过,更能剖析其中各方利益的博弈与自己的决策思路,其间展现出的敏锐洞察力、审慎决断力和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责任感,让朱啸在深感欣慰之余,心底那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再次隐隐浮现。

这个儿子,因“龙魂协议”的机缘而生,天赋之高,心性之早熟,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承继这万里江山而存在的。

看着他,朱啸有时会觉得,自己这个拥有未来灵魂的父亲,穿越至此,或许更多的使命,是为他扫清历史的障碍,奠定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基业。

“很好,熠儿真的长大了,已经能替父皇分忧了。”朱啸压下心中那丝微妙的情绪,毫不吝啬地给予赞许,轻轻捏了捏儿子的小手,

“但要记住,为君者,不仅要明辨是非,执掌权柄,更要懂得何时该‘无为而治’,懂得如何驾驭群臣,知人善任。

有些具体事务,不必,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关键在于确保最高决策权牢牢在握,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这其中的分寸拿捏,你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体会和实践。”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当时时反省,用心体会!”朱慈熠用力地点着头,眼中充满了对父亲深邃智慧的崇拜与全然信赖。

父子二人又说了好些体己话,朱啸仔细问了儿子近来的功课进度,关心了他的饮食起居,叮嘱他虽学业重要,但也不可过度劳累,要注意身体。

朱慈熠也兴致勃勃地向父亲展示他最近正在研读的一些书籍,除了经典史籍,更多的是徐光启等人编译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格物书籍,以及一些探险家笔录、海外风物图志,其中赫然就有关于北美地形、物产的零星记载与推测。

直到坤宁宫的首领女官面带笑容地前来禀报,说皇后娘娘已备好晚膳,请陛下与太子殿下移步,父子二人才依依不舍地停下交谈,携手向宫内温暖明亮的膳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