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野外遇袭(1 / 2)

三屯营。

蓟镇总兵官的驻地,长城防线上最核心的军事堡垒之一。

此刻,这座坚城的城门紧闭。

城墙垛口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弓手,箭已上弦,如临大敌。

寒风卷起枯草与尘土,一支骑兵队伍,正拖着疲惫的步伐,缓缓靠近。

他们就是从山海关三日三夜不眠不休,狂奔数百里而来的赵率教所部。

数里之外,一处隐蔽的山坳里。

李陵放下了手中的黄铜千里镜,脸色阴沉。

他身后的两千重甲骑兵,人马皆披着厚实的灰色棉布,将底下那足以让任何边军将领眼红的精良铁扎甲,遮盖得严严实实。

寒铁不露,杀气内敛。

即便经过同样的长途跋涉,这支队伍依旧阵列森严,士气未见半分衰减。

“大人,那便是赵率教的关宁铁骑?”

一名亲兵凑近,压着嗓子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敢置信。

“看着……太惨了。”

李陵没有说话,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

望远镜的视野中,那些关宁兵的脸上,被烟尘和疲惫糊成了一片。

很多人嘴唇干裂出血,眼神涣散,甚至已经伏在了马背上,全凭着最后一丝意志力才没有从马上栽下来。

他们胯下的战马,更是口吐白沫,四蹄发软,每一步都走得踉踉跄跄。

不眠不休的急行军,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熬不住。

三屯营,是他们恢复体力的最后希望。

很快,赵率教孤身一骑,催动坐骑上前,停在护城河外。

他仰头,冲着城头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喊话。

“城上的弟兄!我乃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奉旨勤王!”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干渴,嘶哑得如同破锣,却依旧穿透了猎猎风声。

“路经此地,还请通报朱总兵,容我麾下四千将士入城休整,补充些粮草饮水!”

城墙上起了一阵骚动。

片刻后,一个身穿华丽官服、身形痴肥的将领,在十数名亲兵的簇拥下,懒洋洋地探出半个身子。

正是蓟镇总兵,朱国彦。

朱国彦的目光在城外那支残兵身上一扫而过,随即惊恐地望向更北方的天空,眼神里全是藏不住的恐惧。

“哎呀,赵将军,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

朱国彦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声音却不大,仿佛怕被远处的什么东西听到。

“只是……不是朱某不肯通融啊。”

“实在是建奴势大,刚刚才突破了龙井关,他们的前锋离这里不远了!三屯营安危所系,职责在身,我实在不敢擅开城门啊!”

赵率教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朱国彦!”

他的怒吼声嘶力竭。

“你我皆是大明总兵,食君之禄!如今京师危在旦夕,你竟要坐视我四千勤王将士,在你这城外活活渴死、饿死吗?!”

“赵将军言重了,言重了!”

朱国彦被吼得缩了缩脖子,连忙摆手,满脸的为难。

“这样吧,我让人从城头用绳子给将士们缒下一些干粮和水囊,也算是我朱某人的一点心意。”

“至于入城……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说完,他像是生怕赵率教再多骂一句,便一缩头,彻底消失在了城墙后。

城墙上,几个士兵果然慢吞吞地往下扔了几个水囊,还有几包硬得能砸死人的干饼。

稀稀拉拉地落在地上。

四千人,就给这么点东西。

这已经不是拒绝,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赵率教死死勒住缰绳,高大的身躯在马背上剧烈颤抖。

他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那冰冷无情的城墙。

他眼中最后一点希望的光芒,彻底熄灭了。

......

山坳里,李陵的亲兵气得脸都涨红了,破口大骂。

“他娘的!这姓朱的简直不是个东西!眼睁睁看着友军去死!缩头乌龟!”

“陈阳大人早就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