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学以致用(2 / 2)

她的答案准确无误,思路清晰,引得众人侧目。

陈阳微微颔首,以示肯定。

唐婉脸颊微红,心中却涌动着掌握新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李大牛和赵二虎抓耳挠腮,他们对于斤两换算尚且生疏,算得颇为吃力。

陈阳走到他们身边,耐心指点他们如何一步步分解问题。

李大牛好不容易算出个大概,抹了把汗,嘟囔道:“娘的,比带兵冲阵还费脑子!不过……算清楚了心里有底,免得被

赵二虎也重重点头:“不错,日后调度粮草、计算军械损耗,若自己心中无数,如何统领部下?”

陈阳顺势引导:“算数者,管理之基也。小至一家开销,大至一国赋税、军需调配,皆离不开精算。尔等为将,岂可不通此道?”

两人凛然受教,虽然学习过程痛苦,却再不敢有丝毫懈怠。

物理课上,陈阳将课堂搬到了新建的水力锻锤旁。他指着利用水流带动的大型锤头,讲解着杠杆、齿轮传动与势能、动能的转化。

“尔等可知,为何此锤之力,远胜人力?”陈阳问道。

一名年轻匠徒尝试回答:“因…因借了水力?”

“然也。但水力如何转化为锤击之力?”陈阳引导着,“看这组齿轮,大轮带动小轮,转速增加,此为加速机构。再看这凸轮,将旋转运动转化为锤头的上下往复运动……其间涉及之力矩、转速比、能量转换,便是物理之道。明了此理,日后设计或改进器械,便不再仅凭经验,而是有法可循。”

宋应星拿着炭笔和小本,围着水力锻锤飞快地记录、素描,激动得胡须乱颤:“妙啊!以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日方知,这水力应用,竟有如此深奥之理!若能深研,何愁器械不精?”

他看向陈阳的眼神,已满是崇敬,仿佛在仰望一座知识的丰碑。

化学课上,陈阳则在玻璃厂的空地上,架起了简单的器具。

他取来纯碱、石灰石、石英砂,讲解玻璃的主要成分。

“琉璃……不,玻璃之成,乃此数物按特定比例,经高温熔融,冷却固化所致。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如何通过添加不同金属氧化物来改变玻璃颜色,如加入氧化钴可得蓝色,加入锰可得紫色。

王欣看得目不转睛,他联想到火器制造:“大人!若如此,火药配伍之精微,是否亦为此‘化学’之道?不同配料,不同比例,则效能迥异?”

“正是。”陈阳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不仅火药,尔等火柴厂之引火剂,玻璃厂之镀银液,乃至日后可能涉及的冶炼、鞣革、印染,皆离不开化学。识得物质变化之规律,方能精益求精,甚至创制新物。”

王欣如同醍醐灌顶,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以往许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工艺窍门,此刻似乎都有了理论的支撑。他下定决心,定要将这化学之道钻研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