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练成铁军(1 / 2)

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陈阳在天文与地理上的讲授。

月明星稀之夜,他会在学院外的空地上,架起那台带来的简易折射望远镜,让学员们轮流观测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木星的卫星。

当李大牛第一次看到月亮上那凹凸不平的“疮痍”时,吓得差点从凳子上栽下去:“俺的娘!月亮……月亮不是广寒宫吗?咋……咋是个大麻子脸?!”

赵二虎也目瞪口呆:“那些围着木星转的小光点……就是它的‘月亮’?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这……”

传统的“天圆地方”、“天人感应”观念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唐伯雍通过望远镜观察后,沉默了许久,才对宋应星叹道:“玉铉兄,看来贤婿所言……或许非虚。以往吾等坐井观天,徒惹人笑耳。”

宋应星则兴奋得夜不能寐,拉着陈阳讨论到深夜:“陈大人,若地果为球体,围绕太阳旋转,那四季变幻、星移斗转,皆可得解!此说虽惊世骇俗,然……然能与观测相符啊!您可知那《崇祯历书》亦参考西法,与之颇有暗合之处!”

陈阳并未强求所有人立刻接受日心说,他只是提供证据,引导思考。这种开放而严谨的态度,反而让更多像宋应星这样的人开始认真审视这些新知识。

陈阳甚至开始讲授极其基础的生物与卫生知识。他画出放大的人体结构图,简要说明血液循环(基于哈维的理论),强调清洁饮水、食物煮熟、处理伤口消毒的重要性。

“多数疾病,非鬼神作祟,乃肉眼难见之‘微生物’所致。保持洁净,隔绝此物,可防大半疾病。”他下令,所有工厂必须供应沸水,饭前便后需用肥皂洗手(肥皂制法已由化学课推导而出,开始小规模生产),军营中伤兵处理需用沸水或酒精清洗伤口。

起初,这些规定被视为麻烦,但当庄内因痢疾、伤口感染而病倒的人数显着下降后,质疑声渐渐消失了。连最顽固的老匠人,也开始习惯用那块黄澄澄、带着古怪气味的“肥皂”洗手。

唐婉是所有这些新知识最积极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之一。她不仅自己学得快,还主动协助陈阳整理讲义,耐心辅导那些学习困难的妇孺。她将学到的数术用于管理府内开支和工厂账目,将学到的卫生知识用于照料孩儿和陈阳的起居,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她的变化,唐伯雍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愈发觉得女儿嫁对了人。

李大牛、赵二虎等军官,在经历了最初的痛苦挣扎后,也逐渐尝到了甜头。他们发现自己能看懂更复杂的舆图了,计算粮草辎重不再一头雾水,甚至能根据学到的力学原理,对营寨的防御工事提出一些改进意见。虽然过程艰难,但一种前所未有的、源自知识自信的力量,在他们心中滋生。

唐家庄堡的防卫力量,虽经整编,有了官身皮子,骨子里却仍带着浓厚的乡勇、流民乃至马匪的习气。

虽然经过一年的练兵,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离陈阳心目中的铁军,还有点距离。

这一日,校场点兵台下,黑压压站着一千余名战兵。

他们穿着新旧不一的鸳鸯战袄或简易皮甲,手持制式雁翎刀或长枪,虽经战火,队形却仍显松散,眼神中好奇、敬畏。

陈阳一身利落的黑色劲装,并未披甲,卓立台前,目光如冷电扫过全场,无形的压力让嘈杂的场面迅速安静下来。

他身后,左边站着以勇力着称的李大牛、赵二虎,右边则是前边军精锐赵温、李陵。

“自即日起,”陈阳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唐家庄堡官军,施行新式操典。我,为总教官。赵温、李陵,为副教官,负责日常操练。”

他顿了顿,继续道:“以往松散时日,一去不返。新操典,只三事:纪律、体能、技艺。纪律为骨,体能为血,技艺为刃。无骨则散,无血则枯,无刃则钝!”

台下微微骚动。

陈阳不理会,直接下令:“赵温、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