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旧案重提(2 / 2)

那批军械的制式、编号,有无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尤其是黑市,或者边贸中。

当年此案草草结案,是谁在背后施加了压力,所有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是,王爷!”赵振深知此事重大,领命后立刻前去安排。

“此事牵连甚广,时隔五年,查起来恐怕不易。”永宁有些担忧。

“正因为时隔久远,他们才会放松警惕。”

霍凛目光深沉,“而且,此案若真与李甫有关,那便是他早年的一大污点,是他绝不愿被人触及的逆鳞,打蛇打七寸,我们就要找到他这个藏在最深处的七寸。”

为了配合调查,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麻痹对手,霍凛的“病情”似乎又“反复”了。

永宁再次入宫,向太后和皇帝“忧心忡忡”地禀报,王爷因忧思过甚,旧伤未愈又添心疾,需要更长时间的静养。

皇帝闻言,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并未多言,似乎默许了霍凛这种近乎“隐形”的状态。

而就在霍凛暗中重启“落鹰涧军械案”调查的同时,永宁也利用自己在宫中和宗室的影响力,开始不动声色地打听与当年此案可能相关的信息。

她尤其关注那些可能因此事而被排挤、或对李甫等人心存不满的旧日官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

数日后,一条极其隐秘的线索,通过一位早已致仕回乡的老宗室的关系,辗转传到了永宁耳中。

当年负责核查落鹰涧军械案的一名兵部员外郎,因坚持追查,得罪了上官,不久后便被寻了个由头贬谪至岭南烟瘴之地,据说前年已郁郁而终。

但其家中,似乎保留了一些当年的笔记手札。

几乎同时,赵振那边也从北疆黑市传来模糊消息,近两三年来,偶尔会出现一些制式与五年前丢失那批军械极为相似的弩箭流入,虽然经过处理,但一些老工匠仍能辨认出端倪,其来源指向河西一带的几股神秘势力,而这些势力,似乎与王琛家族暗中控制的某些商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旧案重提,蛛丝马迹渐显。

虽然每一条线索都依旧微弱,如同风中残烛,但它们指向的方向,却惊人地一致!那桩沉寂了五年的悬案,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被逐渐唤醒。

霍凛相信,只要沿着这些蛛丝马迹深挖下去,必定能找到撕裂敌人伪善面具的利刃。

王府之内,气氛依旧凝重,但一种名为“希望”的力量,正在悄然滋生。

霍凛站在窗边,望着庭院中在寒风中依旧挺立的青松,眼神坚定。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重重迷雾之后,真相正闪烁着冰冷的光芒,等待着被他亲手揭开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