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夜里能睡五个更次,白天可连爬三层脚手架,只觉劲力如牛,使不完!”
“好!”
李方清抚掌,目光炯炯。
“今日请二位来,正为‘燕赵城’奠基。
王上赐我建城令,这是把山河图交到我等手里。
筑城容易,筑一座可兴百世的城却难。
这总规划,我想请宇文先生亲自执笔。”
宇文恺早有准备,闻言笑吟吟转身,从随行木匣里抽出一卷细麻图纸,双手铺展。
霎时间,一股淡淡墨香混着阳光蒸腾而出——
《燕赵城总平面草图》
领主府区——踞北岗最高处,坐北朝南,居高临下;
内分正厅、花厅、望楼、私苑,并留暗道通后山。
行政区——紧领府南,十字街心偏西,设“六曹”衙署:
户、兵、刑、工、仓、学,围合成“回”字形,便于合署办公;
前庭辟小广场,可鸣鼓集民。
平民区——城东三片,棋盘巷道,九户一里,里内设井、社、塾;
屋基统一定为“一亩宅”,可扩不可侵,保邻里日照。
富商官员区——城西临水,地势微斜,引溪成湖,湖心构“水街”,可泊百石舫;
岸侧建深宅大院,后院直通码头,利商贾囤货。
商业区——横贯城南,外接官道,内连水门;
市分“早、昼、晚”三市,又立“燕赵大仓”于市北,平抑谷价;
街巷皆留六驾宽度,可并排行两辆马车。
校场——正南护城内,方圆三百亩,外圈跑马,内圈步战,中央筑将台;
台下暗设藏兵窟,可屯甲五千;
东侧附“匠作营”,平时铸犁,战时铸剑。
文教区——东北隅高地,背山面水,建文庙、藏书楼、天文台;
下设“蒙养院”与“政务学堂”,使童子与吏员同沐书香。
医祠区——西北缓坡,避风聚阳,设医院、药圃、养济坊;
并修“先医祠”,供奉扁鹊、华佗,使医者知所宗。
城墙——取“外圆内方”古制,高两丈五,底宽三丈;
外环引漳水为濠,可通舟楫;
四门各建瓮城、吊桥,名以“朝曦、午正、落霞、北辰”。
暗渠与消防——沿主街中轴铺“石龙暗沟”,雨污分走;
每三百步设“望火楼”与石槽,槽常备水,冬夏不涸。
宇文恺以指代笔,在图上轻划:
“主公且看——”
府区高、市区平、校场阔,形成“尊卑有序”之势;
水街与陆街交汇于“燕赵楼”,可作夜灯万盏,照彻四方;
六曹衙署后门皆通“急递驿”,策马可一刻出城,军报无阻;
里坊巷口设“里门”,夜闭晨启,防盗又不拒夜归商旅;
城墙四角留“马面”,可驻弩台,外敌至则交叉射箭,成覆釜之危。
一口气讲完,宇文恺抬眸,目光炯炯:
“城基若盘,水脉若弦,兵农工商各得其所。
主公欲扩,则于南城外加“郭”即可;
欲守,则闭门为垒,可支十万师!”
李方清又问管仲:
“先生此番归来,可觉燕赵与昔日有何不同?”
管仲轻捋长须,目含敬意,环视四下后慨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