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规划秋津(1 / 2)

掌旗校尉刚欲拔刀,只觉喉头一凉.

李方清已与他错马而过,短剑带走一蓬热血。

顺势夺过旗帜,反手插在屋脊之上。

玄青底色、白狼咬日的燕赵旗,在火光与血雨里猎猎展开,像替整条长街宣判了死刑。

秦良玉见状,双刃交击,火星溅在她染血的睫毛上。

她深吸一口腥甜空气,猛然冲向最后一块完整的敌骑方阵。

双刃平展,身如陀螺,杀入阵心——

刀光绕体成圆,半径六尺内铁甲尽裂。

血雨冲天而起,仿佛一朵赤色巨莲在主街刹那绽放。

莲瓣凋零时,方阵已溃。

残存的十几骑拨马欲逃,却发现来路早被燕赵兵用翻倒的粮车、剁断的旗杆堵死。

退路成坟,前路是刀,他们只能在原地打转,像被猎人围住的困兽。

最终被四面八方投来的短斧、弩箭一一射翻。

当最后一名骑兵栽下马背,战马拖着空鞍在长街上狂奔出数十丈,才在血泊里打滑跪倒。

主街重归寂静,只听得见火焰舔着木檐的“哔啵”声,和伤兵断续的呻吟。

李方清站在屋脊,背对残阳,衣袂无风自鼓;

他垂目望向脚下——

石板已看不出原本颜色,血流成河,倒映着破碎的旗、倾倒的马、横陈的尸。

秦良玉提刃走来,靴跟踏过血洼,溅起细碎涟漪,她抬手抹去面颊血珠,低声笑:

“主公,两千骑,一个没跑。”

李方清俯瞰整条被夕阳染透的长街,眼底火光与血光交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秋津镇,该换姓了。”

大厅里灯火通明,映得原先子爵挂的鎏金匾额一片冷光。

李方清负手站在断裂的玉石屏风前,指尖轻轻抚过那道刀劈的缺口,像在给一段旧史画上收束的句点。

男爵笑着抬手,示意四壁:

“大人,您瞧——

这里本是镇署正堂,后来子爵嫌宅子小,干脆把两边打通,连成一片,官衙与私宅混做一处,倒方便他发号施令。”

李方清也笑,笑意里带着雨后初晴的爽利:

“那就拆墙归根,让树归树,花归花。

镇署还做镇署,子爵的私宅——改作学堂。

藏书阁做讲堂,花厅做习字廊,后院凿个蹴鞠场,让孩子们的笑声把旧日的血腥冲干净。”

男爵眼底亮起一簇少年般的光,抱拳而起:

“遵命!镇里各村学童,凡年满六龄,一律入学。

束修、纸墨皆由府库出,我霜枫家就算节衣缩食,也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李方清抬手虚按,示意他坐下,语气更温和:

“不止镇子。

今日你弟弟能一夜集起千名民兵,是村里人把性命交到你手里。

这份信任,得回馈——学堂的门槛要铺到最远村落,冬修校舍,夏供凉茶。

让农忙归来的汉子也能进讲堂听一夜书声,知道他们守护的不只是庄稼,还有后辈的出路。”

男爵胸中一热,再度起身,右拳重重砸在左胸甲面:

“湛明白!此后西片、东片,皆为一体,凡我治下,再无村野之分。”

李方清点头,目光转向灯火照不到的阴影处,声音低而稳:

“兵事亦如此。

子爵旧部六百,打散重编,老弱残兵发路费还乡,精壮者按燕赵军制立营。

设三司考核,月银足额,功勋与平民同赏。

记住——刀把子要握在你手里,更要让他们知道,握刀是为了护镇,而非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