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辩,只为论道,不为私怨。太师能不计前嫌,晚生……受教了。”
他没有再称“本王”,而是自称“晚生”。
这个细节,让孔文正更是羞愧难当,他握着萧济安的手,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两人之间,再无政见之分,再无派系之别。
有的只是两代读书人之间,一次跨越了年龄与身份的思想上的交接与传承。
“王爷千岁!”
“王爷千岁!!”
“看到没有!连孔太师都心服口服了!咱们王爷才是真圣人!”
“孔太师深明大义!知错能改,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表率!”
【叮!】
【恭喜宿主,完成史诗级成就:‘大儒俯首’!】
【你的思想,已经开始触及这个时代的天花板,并成功撼动了旧有秩序的根基。天下士子之心,已然归附!】
【‘民望’系统,振幅升级!】
【当前民望值:名动京华(\/)】
【你获得了天命值:五万点!】
【你已触发连锁事件:‘名士来投’!】
【系统提示:受《为民学论》及‘大儒俯首’事件影响,你的声望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数位隐居在野,有真才实学的名士,正因你的思想与胸襟心向往之,不日将主动前来投靠。你的智囊团,即将成型!】
皇宫,御书房内。
天武大帝的手中,同样拿着一份由王承恩亲手抄录的《为民学论》。
他已经将这篇文章,来来回回读了三遍。
许久,他才将那份宣纸放下,对着身边的王承恩问了一句:
“承恩,你说我大夏的储君,当是何等模样?”
王承恩闻言,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
“陛下!此等国之大事,奴才……奴才万死不敢妄议!”
天武大帝看了他一眼,没有再问,只是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终,他开口道:
“传朕旨意。”
“召济世亲王萧济安,太子太师孔文正,入宫觐见。”
御书房。
檀香袅袅,气氛压抑。
天武大帝高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把玩着两枚光滑的玉胆,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在他的御案之上,端端正正的摆放着一份抄录工整的《为民学论》。
萧济安与孔文正一前一后,垂手立于殿下,谁也没有先开口。
自从二人进来,已经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
孔文正的额角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虽然已向萧济安“俯首”,但在这位天威难测的帝王面前,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不知道,陛下召见他们二人,究竟是福是祸。
反倒是萧济安,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平静。
他没有去揣测圣意,只是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等待着。
当帝放下了手中的玉胆,那两颗玉石碰撞在一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也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都来了?”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儿臣(老臣),参见陛下。”
“孔文正。”
天武大帝目光如电,直视着这位曾经的太子太师,“你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现在你告诉朕,老五的这篇文章,说得……可有道理?”
孔文正的身体微微一颤,随即深深对着天武大帝躬身一拜。
“回陛下,有道理。”
“老臣……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