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六皇子助攻(2 / 2)

“这就是您口中的国之栋梁?!一个连账都算不明白的腐儒,于国何用?于民何益?!”

“你……你……”

孔文正被他这番话,堵得脸色涨红,嘴唇哆嗦,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宋濂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他将账册翻到另一页,目光转向了兵部尚书。

“孙尚书,草民再问您。我大夏北境,为何屡屡被蛮族侵扰?

定北王殿下在时,能以三万疲兵,大破三十万敌寇。殿下回京之后呢?那三十万镇北铁骑,为何连区区数千蛮族骚扰,都应付得捉襟见肘?”

“是因为我们的将士不够勇猛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的刀不够锋利吗?也不是!”

“是因为,那些被派去边关的监军、文吏,那些负责核算粮草、调度军械的官员,他们全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他们分不清麦子和稻谷,更算不出一场战役,需要消耗多少箭矢,多少粮草!他们只会抱着兵书,纸上谈兵,对前线的将军指手画脚,最终导致军令不畅,战机延误!”

“让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去管理一支百战之师。孙尚书,您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滑天下之大稽吗?!”

一番话说得兵部尚书面红耳赤,殿内那些武将出身的官员,更是个个露出了感同身受的神情,纷纷点头。

天武大帝看着下方那个舌战群儒、以一本账册压得满朝文武抬不起头的清瘦书生,一直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开始有节奏地轻轻敲击起来。

比起那些脸色难看的世家官员和依旧跪在地上的孔文正,他此刻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儿子,萧济安。

这就是你为朕找来的“刀”吗?

有点意思。

眼看着局势就要朝着萧济安有利的方向发展,一个谁也没想到的身影,从队列中缓缓走了出来。

是六皇子,司马懿。

他对着御座行了一礼,脸上带着一副义正言辞的神情,朗声开口:

“父皇,各位大人。儿臣以为,五哥与宋先生所言,皆是金玉良言,振聋发聩!儿臣……附议!”

他没有停顿,话音刚落,便紧接着抛出了一个更惊人的论调。

“不过,儿臣以为,五哥的改革,还是太过温和了!”

司马懿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太过温和?”

众人皆是一愣,不明白他此话何意。

就连萧济安也微微挑了挑眉,看向自己这位“好盟友”,想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司马懿没有理会众人的疑惑,他向前一步摆出了一副指点江山的姿态说道:

“宋先生方才之言,发人深省!为何我大夏朝堂,多是些坐而论道的腐儒,而缺少能办实事的干吏?其根源便在于我等过分尊崇经义,而轻视了百家之学!”

说着他环视四周,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文官,脸上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情。

“儒家经典,固然是我大夏立国之本,教化之根。但历朝历代,抱着经典空谈误国,致使生灵涂炭的腐儒,亦不在少数!

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却对民生疾苦视而不见;他们精通微言大义,却于国计民生一窍不通!”

“此等人物,即便德行再高,于国何益?于民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