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坐在书房的紫檀木椅上,手里捏着一份名单,眉头却拧成了疙瘩。旁边站着的李嵩(户部郎中),神色也带着几分焦虑:“周大人,江南那边已经动手了,张万隆说苏州半数商户都答应罢市,杭州、扬州的人也传了信,说那边的商户也愿意跟着闹。可联名奏折这边,还有几位老大人犹豫不决,说怕叶青报复。”
周显将名单扔在桌上,指尖重重戳着上面的名字:“怕报复?等叶青当了驸马,掌了全国税权,他们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你去告诉那些老大人,王怀安是怎么倒台的?还不是因为叶青借着商税的由头,把他的人全清出了户部!现在不联手阻止叶青,将来咱们这些人,都得被他一个个收拾!”
李嵩连忙点头:“是,下官这就去跟老大人说。对了,禁军那边,下官也托旧识联系了两位统领,他们说要是朝廷真要让叶青联姻,就愿意站出来进言,说‘叶青拥兵自重,恐威胁神都安全’。”
“禁军那边只能当后手,不能急。” 周显摆摆手,眼神里满是算计,“现在最重要的是江南的罢市 —— 只要江南乱起来,百姓闹着要停商税,咱们再递上联名奏折,说‘叶青苛税激民变,联姻恐酿大祸’,陛下就算想拉拢叶青,也得掂量掂量民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皇宫的方向,语气带着几分狠戾:“你再给江南的人传个信,让他们把动静闹大些 —— 不仅要罢市,还要让百姓去府衙请愿,就说‘要朝廷免商税,不要叶青来督税’。动静越大,陛下越怕,咱们的胜算就越大!”
李嵩躬身应下:“下官明白,这就去安排。对了,锦衣卫那边…… 会不会查到咱们头上?”
“查不到。” 周显冷笑一声,“江南的人只知道是‘商户自发’,禁军的人也只以为是‘担心兵权’,所有线索都断在中间,锦衣卫就算想查,也找不到咱们头上。等江南闹起来,陛下自顾不暇,哪里还会管是谁挑的头?”
说话间,管家匆匆走进来,递上一封密信:“大人,北疆那边的旧部传来消息,说叶青最近在扩建兵工厂,还从辽东调了两万骑兵去北疆,似乎在准备什么。”
周显接过密信,看完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啊,真是天助我也!叶青忙着扩军,正好坐实他‘拥兵自重’的罪名!你把这事加进联名奏折里,就说‘叶青暗中扩军,又谋联姻,恐有不臣之心’,让陛下看看,他要联姻的是个什么人!”
李嵩眼睛一亮:“大人英明!有了扩军的事,那些犹豫的老大人肯定会签字,联名奏折的分量就更重了!”
周显重新坐回椅上,拿起笔在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你今晚就去跑一趟,务必让这些老大人签字。明日一早,咱们就把奏折递上去,正好赶上江南罢市的消息传到神都,让陛下好好看看,叶青搞出来的‘商税改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李嵩躬身应下,快步走出书房。周显看着桌上的名单,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里满是志在必得 —— 他要的不仅是停了商税,还要借着这次机会,把叶青从 “驸马候选人” 的位置上拉下来,甚至把他彻底赶出朝堂,为老师王怀安报仇,也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路。
此时的神都,夜色渐渐降临,周显府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映着书房里忙碌的身影;而千里之外的江南,苏州城的店铺还在陆续关门,杭州、扬州的商户也在暗中联络,一场由官员精心策划的 “罢市潮”,正悄然席卷江南,朝着神都的方向,一步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