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接地气”的转向(1 / 2)

庆功宴的短暂兴奋过后,

沈棠独自坐在布满草稿和代码的办公桌前,

面对着一叠刚出来的系统误报统计报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报告上的数字触目惊心:晴天误报率15%,阴天25%,雨天高达40%以上;

夜间几乎无法有效识别;

人群密集时系统直接“死机”。

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在末世,

她面对的是最尖端的材料、最狂暴的能量、最精密的制导系统,

那些问题虽然复杂,但逻辑清晰,目标明确。

而眼前这个“天眼”系统,

要应对的是变幻莫测的自然光线、杂乱无章的背景、千奇百怪的人类行为……

这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她熟悉的工程科学。

她那些来自未来的、基于高清传感器和强大算力的算法思路,

在这个算力贫瘠、传感器粗糙的年代,如同屠龙之技,无处施展。

“沈工,夜视模块的初步测试结果出来了……”

年轻的技术员小王拿着一份数据进来,

看到沈棠凝重的脸色,声音不由得低了下去。

沈棠接过报告,扫了一眼。

利用库存的旧红外感光胶片改装的“夜视”探头,

效果微乎其微,

只能勉强在完全无光环境下看到一点热源的模糊轮廓,而且极其不稳定。

“知道了,先放这儿吧。”

沈棠揉了揉眉心,声音有些疲惫。

她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错误——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忽略了现实的“可行性”。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

基地的灯火在黑暗中顽强地亮着,就像他们此刻的坚持。

她想起末世初期,资源匮乏时,

人们如何用最简陋的工具修复设备,

如何用土办法解决生存难题。

那种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的智慧,

似乎比任何高深的理论都更适用于当下。

“不能再闭门造车了。”

沈棠转过身,

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小王,去请老周师傅、老吴,还有保卫处负责日常巡逻的王排长过来一下。我们开个会。”

不一会儿,小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除了技术核心,还有一脸朴实、带着风霜痕迹的王排长。

沈棠没有绕弯子,

直接把那份惨淡的误报报告放在桌子中央:“同志们,我们遇到了大麻烦。系统太‘娇气’,离了实验室环境,几乎寸步难行。

我今天请大家来,不是讨论高深算法,是想听听大家的‘土办法’、‘笨主意’。

王排长,你们平时巡逻,是怎么判断一个人可不可疑的?”

王排长愣了一下,挠挠头:“这个……说不好,就是凭感觉。

看眼神,看走路姿势,

看他在不该待的地方待久了,或者老是东张西望……哦,还有,比如下雨天,正常人都是赶紧找地方躲雨,

要是有人故意在雨里慢悠悠晃荡,那就得留心。”

老周一拍大腿:“对啊!咱们的系统现在就是缺这种‘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