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如此?在研究所边做边学,岂不更快?”
“让我回去背那些基础公式?简直浪费时间!”
“我已参与‘惊雷液’项目半年,眼看要有突破,现在让我去算学系从头学起?”
不满的情绪在酝酿,尤其是那些在原有模式下如鱼得水、却基础不甚扎实的“天才”们,抵触情绪最为强烈。
然而,当学院正式张贴出皇帝陛下钦定的、那令人瞠目结舌的新待遇标准时,所有的抱怨和不满,瞬间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什么?学子每季度两套新衣?还质料上乘?”
“每半年发放一次助学金?五……五金?我没看错吧?”
“助教俸禄参照从四品?博士参照正四品?天啊!”
“硕士头衔,俸禄正五品?院士正二品?!”
“系正正二品?院长从一品?!副院长正一品俸禄?!”
布告栏前,人山人海,所有的学子、博士、教习们都疯狂了!呼吸变得粗重,眼睛变得赤红!
这是何等优厚的待遇!知识何曾受过如此尊崇?学习何曾变得如此“值钱”?
对比之前那点微薄的补贴,简直是云泥之别!更重要的是,那清晰的、代表着学术地位和帝国认可的荣誉体系——从学子到助教、博士、硕士、系正、院士、院长……每一步晋升,都伴随着实实在在的地位和财富的提升!
先前的不满和抱怨,顷刻间烟消云散,转化为无比强烈的学习动力和进取之心!
“我要好好学习!争取第一个拿到硕士头衔!”
“我要钻研学问,将来一定要成为院士!”
“快!快去藏书阁占位置!新教材什么时候发?”
“我要报名算学系!不,物理系好像更有前途……”
整个皇家学院的风气,为之一变!从原先偏重实操、略带散漫的研究氛围,迅速转向了夯实基础、锐意进取的求学风气。琅琅读书声和激烈辩论声,再次成为学院的主旋律。
与此同时,帝国的政令通过四通八达的驰道和一份份《大秦日报》,飞速传遍天下各郡县。
“教育平权!免费上学!”
“医疗普惠!看病不要钱!”
“良种助农!朝廷发放高产新粮种!”
每一个消息,都如同重磅炸弹,在民间掀起滔天巨浪。
农税本就在逐年降低,加上皇家商号不断推出的新式农具、逐渐普及的耕牛,百姓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富足起来。如今,孩子上学不要钱,家人看病不要钱,种地还有免费的高产种子?
这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日子!
“陛下万岁!大秦万年!”的欢呼声,响彻乡村闾里。无数贫寒之家,激动地拉着适龄的孩子,前往当地正在扩建或新建的蒙学院报名。帝国的未来,在他们眼中,从未如此光明过!
生活的富足和未来的可期,极大地刺激了人口的生育意愿。许多地方,新生儿明显增多。而与此同时,一件更为隐秘、却也更加直接促进人口增长的事情,正在帝国的南方和内部悄然发生。
许多郡县,尤其是原先较为偏远、男丁娶亲困难的地区,百姓们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乡里亭长或者县衙小吏,会带着一些神情惶恐不安、衣着相貌与中原女子略有不同的年轻女子,来到那些家境尚可、品行敦厚却因种种原因单身的男丁家中。
负责押送的黑冰台吏员面容冷峻,话语简洁:“此乃朝廷恩赏,好生对待,落户安家,勤恳耕作,早日添丁进口。得了便宜莫要卖乖,切勿四处声张。”
这些女子,多来自南方朱雀军区新近扩张的领土。她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只是部落中的普通女子,甚至是被压迫的奴隶,生活困苦。朱雀军团司令任嚣严格执行皇帝陛下的密旨,联合黑冰台,以“招募仆役”、“迁移安置”等名义,暗中执行着这项“人口掠夺”大计。
起初,这些异族女子自然充满抵触和恐惧。但当她们真正进入大秦普通百姓的家庭,发现这里衣食无忧,房屋坚固,男人虽然陌生却大多老实本分,并无虐待之举,生活水平相比从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最初的抵触,便随着安稳的生活和逐渐学会的秦语而慢慢消散。
尤其是当她们怀孕生子,在这个新的国度有了血脉羁绊之后,大多数人便逐渐接受了现实,甚至开始努力融入新的生活。至于那些原本出身贵族、细皮嫩肉的部落首领之女或富商千金?她们的下落则更为“优越”一些——早在押送途中,就被朱雀军区的单身军官、或者沿途郡县那些有身份的单身吏员们“内部消化”了,根本轮不到普通的农户。
这一切都在静默中进行,如同涓涓细流,悄然补充着帝国因高速发展和未来扩张所需的人口基础。
时间,就在这轰轰烈烈又细致入微的变革中,飞速流逝。转眼间,已是始平三年十一月初。
咸阳宫城内外,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帝国的资源、人才、科技储备日益雄厚,称霸全球的根基正在被一点点夯实。
然而,帝国的征伐并未停止,它的影响正在持续发酵。
西域,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自始平三年七月,那座曾经繁华的昭武城被项羽用恐怖的重炮生生从地图上抹去之后,便陷入了长达数月的死寂和极度恐慌之中。
西域诸国的国王和贵族们,先是难以置信,继而恐惧万分。他们龟缩在自己的城池里,日夜祈祷着那个如同魔神般的秦国将军和他的军队不要继续西进。然而,等了两个月,秦军似乎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牢牢占据了原本属于月氏和西羌的广大土地。
他们的胆子又稍稍大了一些,开始小心翼翼地派出最精干的探子,前往东方,试图打探虚实,看看那场毁灭性的打击是否真实,看看秦国的边界究竟变成了何等模样。
直到始平三年十月,封锁边境的秦军才宣布,昭武新城重建完成,允许有限度的通行。那些西域探子乃至一些胆大的商人,才得以踏入这片传说中的土地。
当他们看到那座用水泥浇筑而成的、巍峨雄伟、线条硬朗、远超他们想象力的昭武新城时,所有的怀疑都化为了彻底的震撼和绝望!
高大的城墙、宽阔的街道、林立的军营、以及城头上那黑洞洞的、散发着死亡气息的炮口……无不昭示着一个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帝国的存在。
“快!回去!立刻回去告诉大王!”这是所有西域来客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念头,“投降!只有投降才是唯一的活路!大秦的天威,绝非我们能够抵挡!连强大的月氏都瞬间覆灭,我们……我们连月氏都打不过啊!”
很快,西域三十六国迅速达成了共识:联合派出一个规格最高的使团,携带最珍贵的礼物和最谦卑的国书,前往昭武城,祈求与秦国和谈,表示臣服。
然而,当他们战战兢兢地来到昭武新城,见到那位如同战神般威严的大秦武威侯、白虎军区上将副司令项羽时,得到的却是冰冷而坚决的回复。
项羽高坐于帅帐之中,甚至懒得去看那些琳琅满目的贡礼,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和谈?本侯奉大秦帝国始平皇帝陛下之命,镇守帝国西陲,扫清顽敌,拓土开疆!陛下并未授予本侯任何和谈之权!”
他虎目扫过祈求和平,表达臣服,那就拿出你们的诚意!带上你们的国书、贡礼,亲自前往帝都咸阳,觐见皇帝陛下,祈求陛下的天恩吧!能否见到陛下,陛下是否接受你们的臣服,皆看尔等造化与本分!本侯言尽于此,若是陛下西征的命令先到,本侯的帅帐,那西域三十六国,就是下一个月氏、下一个昭武城!”
就这样,西域三十六国组成的、规模浩大的联合使团,怀揣着无尽的惶恐和一丝渺茫的希望,踏上了前往遥远东方的、“艰难”无比的入京之路。他们穿越茫茫戈壁,跋山涉水,一路感受着大秦帝国境内那蓬勃发展的生机与严整高效的秩序,心中的敬畏与日俱增。
直至始平三年十一月,这支历经风霜、疲惫不堪却又不敢有丝毫怠慢的、由近百人组成的西域使团,终于看到了那如同巨兽般盘踞在关中平原上的、举世无双的宏伟都城——咸阳!
使团首领,一位来自楼兰国的老王子,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如织的人流、以及城楼上迎风招展的玄黑色龙旗,双腿一软,几乎跪倒在地,用颤抖的声音喃喃自语:
“神之国度……这一定是神之国度……愿天神保佑,大秦的皇帝陛下,能够接受我们卑微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