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现有的学子,”扶苏考虑得很周全,“各分院……不,各系回去后,立刻对现有学子进行甄别考核。其中尤为优异、确有研发天赋者,可按照新规,申请进入上述研究所,或作为新项目的骨干,专职研发,成立新的研究所。其余大部分学子,以及那些被砍掉的、不必要的研发项目中闲置出来的人手,需根据其考核情况,或安排进入各系担任助教,辅助教学;或重新编入各系,作为学生,从头开始,系统学习!绝不能再允许似之前那般,一知半解便盲目参与项目!”
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人员变动,但在场众人都明白,这是刮骨疗毒,必要之举。
扶苏的思维越发缜密,他的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仅仅改革皇家学院自身,仍是不够!必须从根源上,为帝国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人才!因此,朕决定,建立三级学制,彻底革新帝国之教育体系!”
“各系在编撰好本院教材之余,还需抽调力量,编撰更为浅显易懂的‘启蒙教材’,发放至帝国各郡县之‘蒙学院’!”
“蒙学院,面向所有大秦子民!凡我大秦子民,年满六岁,无论男女,无论出身,皆需强制入各地蒙学院学习!学制五年!五年间,需学习数算、文字、自然常识、品德律法等最基础之知识,旨在启蒙心智,普及常识,扫除文盲,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年后,蒙学院毕业之学子,可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可升入‘研学院’继续深造!研学院学制四年,其所学内容,需更深、更专,旨在深化教育,培养学术苗子,为其未来考入皇家学院做准备!”
“至于那些未能考入研学院,或志不在此之学子,则可选择进入‘技术学院’,学习百工技艺,如木工、铁匠、建筑、纺织等,成为帝国各行各业之专业技术人才,同样受人尊敬!”
“而皇家学院,将成为这座教育金字塔最顶尖的存在,招收天下最优秀的研学院毕业生,进行最高深的研究与学习!”
“如此,蒙学院→研学院\/技术学院→皇家学院,三级学制,层层递进,各司其职,方能为我大秦奠定万世不易之人才根基!”
扶苏越说越是激动,他看向陈平:“陈爱卿,此事关乎帝国未来,重中之重!尤其是皇家学院教育系,必须尽快成型、扩大规模,全力为帝国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的蒙学院、研学院、技术学院之师资!此事,朕交由你亲自督办!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不得有误!”
陈平深知此任之重,肃然起身:“臣,陈平,领旨!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要办好教育,后勤保障至关重要!”扶苏继续说道,“学院之后勤保障,必须全面提升!由学院统一管理调度!缺教习,找吏部!吏部需开辟绿色通道,优先选拔调配!缺钱粮,找户部!户部需设立专项教育资金,足额拨付,不得延误!务必保障所有学子日常生活无忧,饮食营养必须跟上!朕不要面黄肌瘦的书生,朕要的是体魄强健、精神饱满的栋梁之材!”
接着,扶苏抛出了一系列足以震动天下的福利待遇:“学院乃帝国文教圣地,非官僚衙门,故不设官职品级。然,其待遇俸禄,皆参照帝国官员品级发放,以示尊崇!”
“学院副院长,参照正一品大员俸禄发放!”
“文院、理院两大学院院长,参照从一品俸禄发放!”
“学院院士及各研究所所长,参照正二品俸禄发放!”
“各系系正,参照正二品俸禄发放!”
“各研究所遴选之核心研发人才,授予‘硕士’荣誉头衔,俸禄参照正五品发放!”
“各学院博士,若无上述身份,俸禄参照正四品发放!”
“助教,俸禄参照从四品发放!”
“所有学子,一旦入学,除食宿全免外,每季度由学院按照季节变化,提供两套质料上乘、设计精美的院服!注意,博士、助教、院士、所长、硕士、院长、系正等,其院服制式皆需不同,要有明显区分,以彰显其学术地位与身份荣誉!”
“此外,每年分上下半年,给每一位学子发放两次生活补助,每次每人,五金!”
“为激励学子向学,各系每年需通过严格考试,评选出成绩最优之前三甲!上半年下半年各评一次!对前三甲,学院额外给予重奖:头名,赏三十金!第二名,赏二十金!第三名,赏十金!”
“朕要让天下人都明白,在大秦,努力学习,钻研学问,为帝国做贡献,帝国便保他衣食无忧,赐他万贯家财,予他崇高地位!知识,必将得到最大的尊重!”
这一连串的待遇标准抛出,整个宣室殿鸦雀无声,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这待遇……太优厚了!远超目前的标准!尤其是对学子的补助和奖学金,简直闻所未闻!可以想见,此策一旦公布,将在帝国掀起何等巨大的求学热潮!
扶苏并未停止,他的改革蓝图宏大无比:“既说到教化天下,便一并说了。李斯、陈平,两位爱卿记下:”
“着工部即刻规划,于帝国各郡县,在现有蒙学之基础上,大规模扩建‘蒙学院’!新建‘研学院’和‘技术学院’!所需用地、资金、物料,由工部、户部统筹保障,限期完成!”
“同时,于各郡县治所,着手修建‘帝国医馆’,专职为帝国子民、各级官吏提供看病问诊之服务!医学院需全力配合,输送合格医官!”
“着中书省即刻起草政令,行文天下,并通过《大秦日报》传遍帝国每一个角落:”
“凡我大秦子民,从即日起,皆可享受帝国提供之免费教育!从蒙学院至皇家学院,求学期间,一切学杂费用,分文不取!”
“凡我大秦子民,从即日起,皆可享受帝国提供之免费医疗!无论罹患何种疾病,前往任何一家帝国医馆问诊、抓药,皆不收取任何费用!各地民间郎中之中的佼佼者,亦可参加医学院组织的统一考核,通过者,可由医学院吸纳进入体系,或分派至各郡县医馆,按制享受帝国俸禄!”
“凡我大秦子民,从即日起,皆可享受帝国免费提供之农学院改良粮种!无论何种作物,只要农学院有的,全部免费发放!”
“此三项国策,名曰:‘教育平权’、‘医疗普惠’、‘良种助农’!朕要让我大秦,再无因贫失学之孩童!再无因病致贫之家庭!再无因劣种歉收之农户!”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扶苏这番话,所带来的震撼,远超之前所有!这已不仅仅是学院改革,这是一场针对整个帝国社会结构的惊天变革!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化天下”!其雄心之大,气魄之伟,投入之巨,足以令古之任何圣君黯然失色!
所有人都被皇帝这宏大的构想惊呆了,大脑几乎停止思考。他们需要时间消化这海量的信息,理解其背后深远的意义。
过了许久,李斯才率先回过神来,他缓缓起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却带着一丝忧虑:“陛下……陛下圣心烛照,泽被苍生,此乃亘古未有之仁政,必当流芳万世!然……然则,如此三项巨策同时推行,其所耗钱粮,恐……恐是一个天文数字!国库虽丰,恐亦难长期支撑啊!是否……暂缓一二,徐徐图之?”
这正是众人心中共同的担忧,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扶苏身上。
扶苏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淡然一笑,笑容中却蕴含着无比的自信与决心:“李卿所虑,朕深知。然,有些事,看准了,就必须去做!现在不做,难道要等子孙后代去做吗?钱粮之事,朕自有计较。皇家学院产出之诸多新奇器物,皇家商号获利颇丰,此其一;帝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合理开发,此其二;更何况,教育、医疗、农业,此三者,看似投入巨大,实则是回报最高之投资!”
他站起身,目光扫视全场,声音斩钉截铁:“今日投入之每一文钱,未来都将化为帝国强盛之基石,化为万民归心之凝聚力!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诸位爱卿要做的,是如何将朕之想法,细化、优化,形成可执行之方案,尽快推行天下!”
“现在,”扶苏坐回御座,语气不容置疑,“便将朕上述种种构想,逐一细化讨论,形成条陈文书!胥坤,准备记录!诸位爱卿,畅所欲言吧!就从研究所设立细则开始!”
殿外阳光正好,透过窗棂洒在热烈讨论的群臣身上。刘邦看着御座上那位年仅二十余岁的帝王,忽然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万世不易之宏愿。
一场关乎大秦帝国未来百年甚至千年气运的宏大规划讨论,在这咸阳宫宣室殿中,热烈而细致地展开了。殿外阳光正好,仿佛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更加辉煌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