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197章 帝定宏图开新局,教化天下奠根基

第197章 帝定宏图开新局,教化天下奠根基(1 / 2)

扶苏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殿内每一位帝国学术界的顶尖人物,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诸位爱卿,朕深知,皇家学院自设立以来,发展迅猛,成果丰硕。无论是工学院的神兵利器,化学院的奇材异料,医学院的活人之术,农学院的丰产良方,还是算学院的精妙演算,皆已深深惠及帝国子民,强盛我大秦军力,充盈我大秦国库。此乃诸位爱卿与万千学子心血之结晶,朕心甚慰。”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然,正如刘邦方才所言,繁荣之下,隐患已生!电学研究所之情形,或许因其新设而尤为明显,但朕敢断言,此绝非个例!各学院或多或少,皆存在重实务应用而轻理论基础之倾向!诸位皆是帝国栋梁,不妨静心想一想——”

扶苏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若有朝一日,如今的顶尖英才,如杨永信、公输昂、韩广奇、诸位院长等,年华老去,精力不济,而后续之学子、博士,却因基础不牢、学识体系残缺,才学不足以承接重任!届时,我大秦如今这如火如荼的科技发展,还能继续保持吗?是否会陷入停滞,甚或是……倒退?”

“若真到了那一步,朕设立皇家学院,欲以科技强盛帝国、造福万民之初衷,岂非成了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他的话语在空旷的宣室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帝国之发展,从来依靠的都不是某一位天才!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无数扎实根基、锐意进取之精英,前赴后继,共同努力,方能使我大秦永远保持高速发展,成为世间最强盛之帝国,实现先帝一统四海、万世不易之宏愿!”

扶苏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瞬间惊醒了沉醉于成果汇报中的众人!

李斯首先反应过来,额头上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他身为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招生,却未能洞察此等关乎帝国未来命脉的隐患,反而一味沉浸在数据增长的喜悦中,这无疑是巨大的失职!

他连忙起身,撩袍跪地,声音带着惶恐:“陛下圣明!烛照万里,洞悉幽微!臣等愚钝,只顾眼前寸功,未能虑及长远,险误帝国大事!臣李斯,知罪!”

随着李斯跪下,茅焦、徐福、李醯、赵过、蒙恬、吕轻侯、张苍等人也如梦初醒,纷纷离座跪倒在地,齐声道:“陛下深谋远虑,臣等知罪!望陛下责罚!”

陈平与刘邦也紧随其后跪下。陈平是心中暗惊,对自己只关注后勤而未深入思考教学本质感到惭愧;刘邦则是心中砰砰直跳,既兴奋于自己一言竟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又有些后怕自己是否风头太盛。

看着台下跪倒一片的帝国精英,扶苏心中感慨,却并未怪罪。他缓步走下御阶,亲手将跪在前面的李斯扶起。

“诸位爱卿,快快请起。此非诸位之罪。”扶苏的声音缓和下来,带着坦诚与自责,“诸位爱卿醉心于研发创新,专注于各自领域,为帝国立下赫赫功勋,此乃大功,何罪之有?究其根源,此乃朕之过错!”

众人闻言,更是惶恐,刚站起来又欲跪下:“陛下!臣等惶恐!此皆臣等之失,岂是陛下之过!”

扶苏抬手阻止了他们,叹道:“是朕过于急功近利,过于强调研发速度与实用成果,无形中引导学院偏重于‘术’而忽视了‘道’,偏重于‘用’而轻视了‘学’。是朕忽略了学问传承之根本重要性!此确为朕思虑不周之处。”

皇帝如此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让在场所有人动容不已,心中那份惶恐渐渐化为由衷的敬佩与感动。自古君王讳疾忌医,掩过饰非者多矣,能如陛下这般清醒自知、公开担责者,可谓旷古罕有!

“都坐下吧。”扶苏回到御座,语气坚定,“有错不怕,错在何处,朕今日既已看清,自有定论。诸位爱卿之忠心、之才干,朕从未怀疑。然,有错便需改正!若明知错在何处,却因循守旧,畏难不前,不知变革,那才是真正的罪过,才是对帝国、对亿兆黎民的不忠!”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众人:“今日朕召诸位爱卿来此,并非为了问责,而是要让诸位明白皇家学院如今真正的问题所在,更是要集诸位之智慧,商讨出一套彻底改革的方案,为我大秦的万世基业,奠定最坚实的人才根基!朕先抛砖引玉,说一下朕构思的大致方向,诸位爱卿畅所欲言,仔细议一议,务必形成一套切实可行之方案,绝不能让皇家学院在此歧途上越走越远!”

众人精神一振,皆知真正的戏肉来了,纷纷凝神静听。

扶苏沉吟片刻,清晰地说道:“首先,朕认为当对皇家学院之架构进行彻底改制。现行各分院制度,虽便于管理,却也易形成壁垒,阻碍学科交叉与融合。朕意,于皇家学院之下,设立诸多‘研究所’。”

“此类研究所,多为临时机构,并非常设。其设立依据乃是具体的研发项目。例如,专研连射火枪之项目,便可成立‘秦魂研究所’;专研重炮之项目,便成立‘秦魄研究所’。研究所之人员,不再拘泥于必须来自某一固定学院,而是面向全院学子、博士,公开遴选对此项目有兴趣、有天赋之才,加入其中,专职研发。如此,便可最大程度打破学院壁垒,汇聚各方英才,让研发更高效,思路更开阔!”

“待项目研发成功,并顺利转入生产应用后,该研究所之使命便暂告一段落。可视该项目后续是否需要持续改进升级,来决定是解散该所,还是保留部分骨干转为常设机构,负责后续迭代。如此,灵活机动,资源集中。”

此言一出,台下众人眼前都是一亮!尤其是茅焦、徐福等经常需要跨领域合作的人,更是深感此策之妙!这无疑能极大缓解目前各自为战、沟通成本高的问题。

扶苏继续道:“然,研究所之设立,亦不可过于随意,需有章法。故朕意,于学院内成立‘院士研讨会’。”

“研讨会成员,由朕亲自遴选任命之‘皇家学院院士’担任。院士,乃是在其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德高望重之学者,是帝国学术之最高荣誉象征!”扶苏刻意强调了“院士”的地位,这让在座的院长们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板,眼中露出向往之色。

“今后,凡有新项目欲申请成立研究所,必须提交至院士研讨会。由所有院士共同研讨其可行性、必要性、资源需求等。为确保研讨之公正、记录之详实,朕会命黑冰台案牍司派遣专员,常驻学院,监督会议过程,并详细记录每一位院士之发言与最终投票情况。”

“最终,是否批准设立该研究所,需经由全体院士不记名投票,且必须获得七成以上之赞同票,方可通过!并且,每一个获批成立的研究所,都必须至少有一位精通该领域的院士,挂名担任督导,负起学术指导与监督之责!”

这套流程,既给予了学术共同体足够的自主权,又引入了监督机制,还保证了项目的学术质量,考虑得可谓相当周全。李斯、陈平等精通政务之人,闻言都不禁暗自点头。

“当然,有些关乎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的重大项目,需朕乾纲独断。”扶苏语气一转,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现钦定,即刻于皇家学院下设以下研究所:

一、火油动力机研究所,由公输昂担任所长!

二、秦魂连射火枪研究所,由韩广奇担任所长!

三、秦魄重炮研究所,由杨慎行担任所长!

四、热气球研究所,由工学院院长茅焦暂兼任所长!

五、电学研究所,由杨永信担任所长!

六、惊雷液研究所,由化学院院长徐福暂兼任所长!

七、火药改良研究所,由李焕担任所长!”

“除此七大朕钦定之所外,其余任何新研究所之设立,必须严格遵循朕方才所言,经由院士研讨会投票决定!绝不可再像以往那般三五名学子便可随意开展研究!”扶苏定下了调子。

众人纷纷领命,心中已在盘算哪些项目值得申请,又该如何争取院士们的支持。

“其次,”扶苏的改革蓝图才刚刚展开,“现行之各分院制度,亦需大刀阔斧进行改制!朕意,撤销现有工学院、化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商学院、算学院等名目,将其重新整合,划分为‘文院’与‘理院’两大分院!”

“文院院长,由中书令李斯兼任!下辖医学系、政务系、农学系、商学系、教育系等偏重人文、社科、应用之学科。”

“理院院长,由茅焦暂为代理!下辖工学系、化学系、物理系、算学系等偏重自然规律、基础原理之学科。”

“另外,军事学院地位特殊,独立于文理两院之外,仍直属皇家学院统辖,由兵部尚书、军事学院院长蒙恬全权管理,非涉及全院重大事务,可不参与学院之日常庶务。”

这番整合,思路清晰,将庞杂的学科进行了科学归类,旨在强化基础学科的地位,并促进文理之间的交流。李斯和茅焦立刻起身领命,深感责任重大。

“改制之后,首要之急,便是编撰教材!”扶苏强调道,“各系必须尽快根据新的系别划分,组织精锐力量,系统编撰本系之核心教材!教材之范本,便参考电学研究所编撰的那部《电学启蒙》,朕的要求只有四个字——‘通俗易懂’!必须由最基础、最浅显之处着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学院今后之教学,将步入正轨。学子入学后,并非直接进入某个研究所打杂,而是根据其兴趣天赋,进入各系进行系统学习!学制暂定为三年!各系需依据教材,制定出详细到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日的教学计划!务必保证,任何一位学子,只要顺利完成三年学业,便能真正‘精通’其所学系之核心内容!做到知识传承,有序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