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196章 群贤述职显隐患,邦言惊帝定乾坤

第196章 群贤述职显隐患,邦言惊帝定乾坤(1 / 2)

扶苏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缓缓扫过殿内济济一堂的帝国学术领袖。陈平的发言,虽有侧重,却未能真正触及他心中那根敏感的弦——他对学院现状的肯定远多于对隐患的洞察,或者说压根就没发现隐患!这让他略微有些失望,但同时也更坚定了要引导众人看清问题的决心。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一直正襟危坐、气质沉稳的中书令李斯身上。这位帝国文官之首,同时还兼任着皇家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与招生,他的视角理应更为宏观和深入。

“李卿,”扶苏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你身兼皇家学院副院长,统筹教学、招生等诸多事宜,对学院全局应更有把握。你也来说说,在你眼中,如今学院发展具体情形如何?朕想听听更详实的数据和你的判断。”

李斯闻言,立刻微微躬身,即便坐着也保持着恭敬的姿态。他沉吟片刻,似乎在整理脑海中的信息,随后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条理分明:

“回陛下,臣虽忝居皇家学院副院长之位,然学院学科日益庞杂,内容包罗万象,精深奥妙之处,臣亦只能了解大概,具体的教学内容、科研方向,主要还是由各分院自行统筹编撰、推进,臣与陈尚书更多是予以支持和协调。”

他先谦逊地定了基调,随即话锋转入正题,展现出其曾作为帝国宰相的数据掌控能力:“至于陛下垂询之学院发展情形,臣可据有司统计禀报:自学院始平元年成立以来,得益于诸子百家贤才汇聚、陛下大力支持以及学院优渥的物质保障与光明前景,天下学子趋之若鹜。至今,皇家学院共有在校学子一万四千九百七十七人!”

这个数字报出,殿内微微响起一些吸气声,连各位院长脸上都露出一丝自豪。一万五千学子!这在这个时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规模!

李斯继续道:“其中,仅今年新入学之生源,便多达七千八百九十七人!几乎占了一半以上,可见学院声誉日隆,吸引力倍增。”

“师资及后勤方面,”李斯如数家珍,“学院目前在册博士、助教共计九百四十六人。后勤保障人员,包括护卫、仆役、工匠、厨司等,共计两千一百五十五人。师生比例虽略显紧张,但尚在可控范围之内。”

他总结道:“截至目前,学院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如火如荼。其为帝国储备了各类专业人才;各分院科研项目繁多,无时无刻不在为帝国创造更多神奇之物,从根本上改变着帝国子民之生产、生活方式,并提供前所未有的医疗保障;乃至帝国政治革新、军事强盛等方方面面,皆深深得益于此座学术殿堂。”

最后,他提到了自己直接负责的领域:“另外,臣主管之政治学院,目前已不对外公开招生,转为帝国官员任职培训之专门场所。依照陛下制定的新规,凡帝国官员擢升或调任他职,除情况特殊或地处过于偏远者外,皆需入政治学院接受系统培训。根据其新任岗位之不同,由中书省、尚书省六部等相关衙署派遣经验丰富之官员进行针对性授课,以便其能迅速适应新职,更好的为新政推行、为帝国子民服务。”

一番话毕,李斯最后不忘送上赞誉:“依臣愚见,陛下设立皇家学院之圣举,高瞻远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乃万民之福、帝国之幸!臣每每思之,皆感佩陛下之圣明!”

李斯的汇报,数据详实,条理清晰,全面肯定了学院的蓬勃发展,最后不忘紧扣主题颂圣,可谓一份标准的高水平述职报告。

然而,扶苏听完,心中那丝失望却更深了。李斯看到的,依然是表面的繁荣和显性的成果,对于其下可能存在的暗流,似乎毫无察觉。或者说,在他这位帝国宰相看来,这些问题相比于取得的巨大成就,或许微不足道?

扶苏没有对李斯的发言做任何评价,只是微不可察地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便转向了工学院院长茅焦。

“茅焦,”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工学院作为学院重中之重,你来说说工学院的情况。”

茅焦是个实干家,闻言立刻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带着工匠特有的自豪:“回陛下!工学院方面,目前可以用‘遍地开花’、‘硕果累累’来形容!”

他显然早有准备,直接报出数据:“目前在册的研发项目,大大小小共计一千四百三十七项!其中已完成并验收通过的,达到一千两百六十九项!当然,这其中很多都是些改进工具、优化流程的小项目、小玩意,完成之后都已按照规程,交付工部或各指定工坊进行生产,其成品亦交由户部下属皇家商号进行售卖,利润反哺学院。”

“剩下的项目,”茅焦语气转为认真,“或处于攻坚克难的研发阶段,或处于反复测试的试验阶段,情况不一。例如公输昂负责的火油动力机项目,旨在为帝国提供全新动力源;腾云系列履带车项目,旨在克服复杂地形;还有热气球项目,旨在实现陛下所说的‘制空权’……这些都是投入巨大、关乎国运的重点项目。”

最后,他由衷地说道:“陛下,臣坦言,如今的工学院,在帝国全力支持下,已成为真正的创新摇篮和工匠圣地!我们正在从方方面面,一点一滴地改写大秦!此皆仰仗陛下圣心烛照,庙堂鼎力支持!”

茅焦的汇报充满激情与自豪,完全是技术官僚的视角,看到的满是成果与希望。

扶苏依旧未置可否,目光转向下一位:“徐福,你执掌化学院,说说化学院的情况。”

化学院院长徐福,曾经方士首领,如今帝国首席化学家,身上总带着点神秘气息。他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陛下,化学院如今之要务,一在于基础材料性质之研究探究,为学院各分院之研发提供基础服务与材料支持;二在于与工学院联合开展诸如‘秦魂’、‘秦魄’等项目。”

他眼中闪过一丝狂热的光芒:“此外,学院独立主导之项目,如火药威力之持续改良、‘惊雷液’稳定性实验、猛火油高效提炼及其副产物之性质探寻等,也皆进展神速!”

他特别强调道:“尤其是那‘惊雷液’(硝化甘油),性质极其暴烈,难以掌控,然臣感觉,此物蕴含毁天灭地之威能!或许某日得遇关键契机,便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届时于帝国军事实力之提升,将是颠覆性的!”

“还有那猛火油(石油)之提炼,”徐福继续道,“不仅提炼出了可用于热气球和火油动力机的高效燃料,更发现了诸多前所未见的副产物,形态各异,性质不明。化学院正在全力探寻其用途、性质,或许其中便隐藏着堪比‘惊雷液’的宝藏!”

汇报完毕,徐福也恭敬地送上赞誉:“此等探索,皆源于陛下开辟之新学,指引之方向。陛下真乃…”

扶苏抬手打断了他的颂圣,直接点名:“李醯,医学院。”

医学院院长李醯连忙收敛心神,恭敬答道:“陛下,得益于陛下之前制定的‘实用与科研分离’之高明策略,医学院如今已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两大块:一者,依托陛下圣裁指引编撰的《常见疾病诊疗手册》,大规模培养可堪基层使用之医官,目前已向各郡县及五大军区输送大批人才;二者,深入研究各类疑难杂症及瘟疫防治之道,钻研医理。”

他特别强调了第一项的成果,语气中充满成就感:“臣可断言,如此下去,帝国因常见疾病救治不及时而死亡之人数,或可于两年内锐减八成以上!此乃活人无数之无上功德!全赖陛下…”

扶苏再次微微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目光转向农学院院长赵过。

赵过是个朴实的学者,言简意赅:“陛下,农学院之要务,首在畜种、农种之改良选育。目前已成功选育出增肉更快之猪种、产毛更多之羊种、体型更硕之牛种;稻、麦、黍、豆等主要作物之产量亦有显着提升。旨在丰富帝国子民之餐桌,让肉食得以逐步普及,令百姓不仅能吃饱,更能吃好。”

随后,军事学院院长蒙恬沉声汇报:“陛下,军事学院严格遵照陛下指示,已为帝国培养大批优秀基层军官,彼等皆熟稔各种新式火器之操作、保养,并深入研习基于新式装备之战术战法。此外,学院正与算学院通力合作,研究制定炮兵操典及培训章程,以期早日为帝国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专业化炮兵队伍。”

商学院院长吕轻侯接口道:“陛下,商学院已为帝国输送大批精通数算、商事、管理之人才,彼等或进入户部下属之商务司,协理帝国商事律法制定与执行;或进入户部下属之皇家商号,负责经营诸多新物事之产销。为帝国商业繁荣、国库丰盈做出应有贡献。”

最后,轮到了算学院院长张苍。他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学究式的严谨,也隐含一丝无奈:“陛下,算学院之情形,与诸院略有不同。算学内容相对枯燥艰深,主动报考之生源历来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