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196章 群贤述职显隐患,邦言惊帝定乾坤

第196章 群贤述职显隐患,邦言惊帝定乾坤(2 / 2)

但他随即语气一转,带着一种自信与骄傲:“然,臣可断言,各分院之研究,无论工学院之机械设计、化学院之配方配比、军事学院之弹道计算,乃至电学研究所之定律推演,十之八九,皆离不开算学之支持!”

“臣时常感慨,算学实乃一切格物之基础工具!纵观帝国诸位顶尖人才,或许并非人人专精于算学一道,但却无一不能熟练运用算学解决其专业问题。故此,臣私以为,算学之重要性,远超其表象,有必要在学院内,乃至更大范围内加以普及和深化。”

张苍的话,虽然没有直接指出问题,却隐隐点出了“基础工具”的重要性,与其他院长主要汇报“成果”形成了微妙对比。

扶苏听完所有人的述职,心中感慨万千。繁荣,无比的繁荣!成果,惊人的成果!

每一位院长都沉浸在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丰收喜悦之中。除了张苍稍微提到一点基础的重要性外,几乎无人意识到潜藏的危机——所有人都在拼命摘取“应用”的果实,却少有人在意培育“基础”的土壤!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大殿角落,那位一直安静倾听、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幸运儿”——电学研究所副所长刘邦的身上。

“刘邦,”扶苏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他们都说了。你初入学院,又在最新的电学研究所任职,说说你的看法。不必拘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刘邦身上。这位新晋的红人,陛下破格提拔的副所长,会说出什么高见呢?

刘邦心中一惊,连忙起身,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陛下垂询,臣惶恐。臣入学院时日尚短,于各院事务所知甚浅,电学一道更是开历史之先河,深奥无比。臣实不敢妄议全局。”

他先是一番惯例的谦逊,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诚恳而务实:“然,陛下既然垂问,臣便只能结合这些天在电学研究所的些许粗浅感受,斗胆陈情,若有不当之处,万望陛下与诸位大人海涵。”

扶苏微微颔首,示意他但说无妨。

刘邦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臣于电学研究所任职以来,有一感受日益深刻。那便是所内诸位学子、博士,对于电学之认知,大多仍浮于表面,知其然者众,知其所以然者寡。许多操作、实验,皆是遵循杨所长之指令进行,若问其背后原理,则往往语焉不详。”

“整个研究所,真正深谙电学之精髓、能洞悉其奥妙、把握其方向者,唯杨所长一人而已!”刘邦的语气带着敬佩,也带着一丝忧虑,“杨所长乃不世出之奇才,然一人之力,终有穷时。电学未来若想蓬勃发展,绝不能仅系于杨所长一人之身。”

他提到了自己的工作:“臣曾有幸辅助杨所长编撰《电学启蒙》教材,于此过程中,臣虽愚钝,亦对电学之基础脉络有了些许了解。臣便在想……”

刘邦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建设性的热情:“若我皇家学院,能以《电学启蒙》此类教材为基础,开设专门学班,系统讲授电学之基础原理,培育大批对此道有基础了解之人才。然后,再从中择优选拔,天资卓绝、善于研究者,可进入研究所,与杨所长一同从事高深研发;而稍逊一筹,却踏实肯学者,亦可培养成为精通操作、维护之技术工匠!”

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蓝图:“如此一来,电学研究所乃至未来的电学领域,便能形成梯队!既有顶尖之研发头脑,攻坚克难;又有充足之后备人才,源源不断;还能兼顾未来电学产物普及后,基层所需之使用、维修人员!产学研用,贯通一体!臣以为,若能如此,则电学研究所无论研发效率,还是人才培养,皆可再上一个巨大台阶!”

说到最后,他再次躬身:“此乃臣基于电学研究所现状而生发的愚见陋识,见识浅薄,让陛下和诸位大人见笑了。”

寂静!

宣室殿内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刘邦这番话,没有宏大的数据,没有辉煌的成果汇报,却像一把精准的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扶苏心中那把忧虑之锁!

他说的不仅仅是电学研究所的问题,更是整个皇家学院如今繁荣表象下隐藏的最大隐患——过于依赖顶尖天才,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扎实的普及教育!重应用、轻基础;重突破、轻传承!

扶苏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如电,直射向刘邦!好一个刘邦!果然是天生的管理者和洞察者!他或许不懂高深的科研,但他懂人,懂组织,懂可持续之道!他一眼就看穿了问题的核心,并且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善!大善!”

扶苏忍不住击节称赞,脸上露出了今日以来最真心实意的笑容!

“刘邦啊刘邦,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你此言,真乃今日第一良策,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皇帝的高度赞扬,如同一声惊雷,在殿内炸响!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李斯和陈平,都难以置信地看向角落里的刘邦。

他们说了那么多辉煌的成就,陛下反应平淡。而这个刘邦,仅仅说了那么一番关于一个小小研究所的“小想法”,竟然能得到陛下如此盛赞?

唯有李斯,在最初的错愕之后,看着激动赞赏的皇帝,再回味一下刘邦的话,眼中渐渐闪过一丝明悟和深思之色……他似乎,有点明白陛下今日召集群臣的真正用意了。

扶苏心中畅快无比,看着一脸“惶恐茫然”实则心中暗喜的刘邦,心想:果然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刘邦初入学院便能发现其中问题,虽然有他不是研发人员、电学研究所初设、帝国除杨永信无人懂电等客观原因,但也足见其用心和非凡的洞察力!

此人,不仅是个出色的“管家”,更具备难得的战略眼光!

“刘邦,你的建议非常好!不仅仅适用于电学研究所,更值得整个皇家学院深思!”扶苏定了定神,目光扫过全场神色各异的院长们,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

“诸位爱卿,可知朕今日召尔等前来,所为何事?”

“朕,正是为此忧心!”

一场关于帝国学术根基和教育改革的风暴,终于在这宣室殿中,由刘邦的一席话引燃,即将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