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典史夜访(1 / 2)

四海货栈的线索与那神秘的“安”字印记,如同投入静湖的两颗石子,在狄仁杰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深知,对手行事周密狠辣,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打草惊蛇,故而严令元芳与如燕只可远观暗查,不可贸然行动。

曾泰查阅了所能接触到的卷宗,并未找到与“安”字印记直接关联的明确记载,只在一份前朝地方志的附录中,看到一句语焉不详的记载:“大业末,洛口有‘安平仓’,掌漕粮中转,后废。”至于这“安平仓”是否使用过类似印记,则无从考证。

李元芳对赵典史的监视仍在继续,发现此人行事颇为谨慎,除了例行公务,便是家与县衙两点一线,与四海货栈的接触似乎也仅限于那一次。货栈那边也一切如常,看不出什么破绽。

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出现了。

这日晚间,狄仁杰正在客房内,就着油灯仔细研究那几片残破的纸片,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曾泰在一旁整理日间笔记,李元芳隐在窗外暗处警戒。

忽闻楼梯响动,接着便是掌柜殷勤的招呼声:“赵爷,您怎么有空过来了?快请进!”

赵爷?狄仁杰与曾泰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讶异。在这陈留县,能被客栈掌柜如此称呼的“赵爷”,极有可能就是那位他们正在暗中调查的赵典史!

脚步声径直朝着他们房间而来。李元芳在窗外打了个隐蔽的手势,示意只有一人,且未见兵刃。

狄仁杰迅速将纸片收起,对曾泰使了个眼色。曾泰会意,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这时,敲门声响起。

“请问,怀英先生可歇下了?”门外传来的,正是日间李元芳描述的赵典史的声音,语气竟颇为客气。

狄仁杰稳坐椅上,示意曾泰开门。

门开处,只见一位身着青色便服、年约四旬、面容精干的中年人站在门外,正是赵典史。他目光快速在房内扫过,看到端坐的狄仁杰,脸上堆起笑容,拱手道:“冒昧打扰,先生莫怪。在下赵铭,忝为本县典史。听闻先生医术高明,今日特来拜访。”

狄仁杰起身还礼,神色平静:“原来是赵典史,失敬。老朽不过一介游方郎中,略通岐黄,当不得‘高明’二字。典史大人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见教?”他心中飞速盘算,此人突然来访,意欲何为?是试探,还是另有所图?

赵铭走进房间,曾泰不动声色地关上门。

“先生过谦了,”赵铭笑道,“今日在衙中,听同僚说起先生前日在街上施针救人,手法精妙,药到病除,甚是钦佩。不瞒先生,在下近日也觉身体有些不适,心神不宁,夜难安寐,故而冒昧前来,想请先生诊看一番。”

他说着,很自然地坐在了狄仁杰对面的椅子上,伸出手腕。

狄仁杰心中冷笑,这借口找得倒是圆滑。他面上不露分毫,伸出手指搭在赵铭腕间,凝神诊脉。脉象弦细略数,确有些许心火亢盛、肝气不舒之象,倒不似完全作假。

“典史大人确是思虑过度,肝郁化火,影响了心神安宁。”狄仁杰缓缓道,“待老朽为大人开一剂疏肝解郁、清心安神的方子,调理几日便好。”

“有劳先生了。”赵铭收回手,看似随意地环顾了一下房间,目光在曾泰身上停留一瞬,又转向狄仁杰,“先生是路过陈留?不知下一站欲往何处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