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67章 陆路突袭外围,牵制荷军主力

第367章 陆路突袭外围,牵制荷军主力(2 / 2)

他们没有放火,因为坍塌的工事比火焰更能让荷军心惊——这证明对方有能力彻底摧毁他们的防御,而不仅仅是制造混乱。

三、制造混乱:牵一发而动全身

两处外围据点的异动,终于惊动了黑礁湾的核心据点。汉斯上尉被卫兵从睡梦中叫醒时,窗外已能看到西侧粮仓的火光。“怎么回事?!”他穿着睡衣冲出指挥帐,正好撞见慌慌张张跑来的传令兵。

“上尉!西侧哨所被袭,粮仓着火了!北侧堡垒也没了动静,可能……可能也被占了!”传令兵的声音带着哭腔。汉斯一把夺过望远镜,镜头里西侧的火光染红了夜空,北侧丘陵的堡垒轮廓明显缺了一块,隐约能看到有人影在撤离。

“是华夏人!他们想两面夹击!”汉斯额头青筋暴起,他猛地转身对卫兵吼道,“传我命令,第一营立即去西侧灭火,第二营增援北侧堡垒,一定要抓住那些偷袭的混蛋!”

荷军的核心据点顿时乱成一团。士兵们从营房里冲出来,有的没带武器,有的穿错了军装,在操场上跑来跑去。负责调度的军官拿着指挥棒大喊,却挡不住士兵们的慌乱——他们习惯了海上作战,对陆路突袭毫无准备,更没料到华夏人敢在深夜摸到据点外围。

“快!动作快点!”汉斯亲自拔剑出鞘,砍倒了一个试图逃跑的士兵,才勉强稳住秩序。第一营的一百名士兵扛着水桶冲向西侧,第二营的八十人则举着火把奔向北侧丘陵,原本驻守核心据点的三百人,一下子被抽走了近三分之二。

而此时,在黑礁湾与鹰嘴湾之间的三岔路口,第三队士兵点燃了三堆湿柴。浓烟滚滚升空,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这是给韩信和赵勇的信号:荷军主力已被调动,牵制任务完成,可以撤离。

四、有序撤离:零伤亡的胜利

韩信带着第一队撤到密林时,正遇上前来接应的第三队。“荷军主力动了,第一营去了西侧,第二营往北侧去了。”传令兵低声汇报。韩信点头:“让赵勇那边加快速度,我们在前面的山谷汇合。”

穿过一片桉树林,就到了约定的山谷。赵勇带着第二队已经等候在那里,俘虏们被集中看押在谷口的山洞里。“清点人数!”韩信下令。士兵们依次报数,五百人一个不少,只有三人在攀爬堡垒时被树枝划伤,算不上重伤。

“把俘虏看好,等天亮交给后续部队。”韩信看着远处黑礁湾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们不仅摧毁了两处外围防线,烧掉了荷军半个月的口粮,更成功将对方主力调出核心据点——这为后续的海陆协同作战扫清了最大障碍。

“队长,您看!”一名士兵指着黑礁湾方向。只见荷军的火把在西侧和北侧团团转,却始终找不到撤离的华夏部队,反而因为不熟悉地形,有不少人掉进了山雀部挖的陷阱(原本是捕猎用的),传来阵阵惨叫。

“荷军的陆地作战能力比我们预想的还差。”赵勇笑道,“连基本的夜战素养都没有,火把举得那么高,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哪。”

韩信却没放松警惕:“这只是外围牵制,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让士兵们抓紧休息,明天还要配合舰队行动。”

天色微亮时,华夏陆路部队已安全返回鹰嘴湾营地。消息传回时,天宇正在查看海图,听到“零伤亡、摧毁两处防线、牵制荷军主力”的战果,他放下手中的铅笔,对身旁的萧何道:“韩信把‘快、准、狠’三个字做到了极致。荷军现在肯定方寸大乱,正是海陆协同的好时机。”

而在黑礁湾,汉斯上尉站在被烧毁的粮仓前,脸色铁青。地上的灰烬还在发烫,散落的麦粒被烧焦成黑色,散发着焦糊的气味。北侧堡垒的士兵回报,工事被拆得面目全非,却没找到任何华夏人的踪迹,只在地上发现了几枚特制的铁箭——那是华夏军队的标志。

“这群狡猾的东方人!”汉斯一拳砸在烧焦的木柱上,指节渗出血来。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仅是一支强大的舰队,还有一支擅长陆地突袭的精锐部队。核心据点的防御空虚让他心惊,他立刻下令将派出去的部队调回来,却已错过了最佳防御时机。

阳光下,鹰嘴湾的陆路部队正在休整,士兵们擦拭着长刀,交流着昨夜的经历。他们的任务看似简单——突袭、放火、拆工事,却精准地打在了荷军的软肋上,用最小的代价牵制了对方主力。这种“不与敌人硬碰硬,专找弱点下手”的战术,正是天宇反复强调的“巧战”精髓。

而黑礁湾的硝烟尚未散尽,荷军核心据点的旗帜在风中摇曳,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陆路突袭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就该轮到海陆协同的总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