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54章 召水手组近海舰,练技能备远航

第354章 召水手组近海舰,练技能备远航(2 / 2)

三、应急特训:细节定生死

王海深知,远航中的意外往往出在细节上。因此,训练中特意加入了“极限应急”科目,专挑最刁钻的场景考验队伍。

“船舱起火”是最凶险的科目。演练时,王海让人在底舱点燃浸了油的麻布,浓烟瞬间弥漫开来。水手们却不慌不忙,戴着浸湿的麻布口罩冲进火场,一人用铜盆泼水,一人用长钩拉开燃烧的木箱,一人则负责封堵通风口断绝氧气。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混乱,火被扑灭时,舱内的粮桶、器械都完好无损。

“这不是蛮干,是章法。”王海给众人复盘时说,“起火先断风,灭火先保粮,救人先看通道。记住步骤,再乱也能稳住。”

“船锚断裂”则考验应变速度。演练中,模拟锚链的麻绳突然“崩断”,战船在水流作用下向礁石漂去。操船队立刻反向打舵,帆缆队同时升起前帆借风转向,兵器队则迅速放下备用锚——这组动作要求在三十息内完成,否则船就会撞上礁石。第一次演练时,备用锚的绳索缠在了一起,耽误了时间,王海当即罚全队绕船跑二十圈。第二次演练,备用锚稳稳落入水中,战船在距离礁石三尺处停了下来。

最让士兵们佩服的是“夜航识路”。没有星光的夜晚,港口熄灯模拟“迷航”场景,水手们却能仅凭“听浪声”“测水流”辨别方向。导航队的老水手赵五,耳朵贴在船板上听片刻,就能说出船是顺流还是逆流,误差不超过十里。“浪打船板的声音,顺流是‘咚咚’闷响,逆流是‘当当’脆响,”他教士兵们时说,“这是大海在给咱指路呢。”

十日训练下来,光是应急科目就演练了二十余种,从“桅杆断裂”到“淡水短缺”,从“遭遇暗礁”到“船员急病”,每种情况都有对应的处置流程,印成小册子发到每个人手里,连伙夫都能背出几条关键步骤。

四、验收之日:锋芒初显露

第十日傍晚,天宇亲自主持训练验收。王海设置了“全流程考核”:从港口起航,绕行近海三座小岛,模拟遭遇风暴、击退“海盗”、登陆补给,再返航入港,全程需在六个时辰内完成。

船队起航时,夕阳正将海面染成金红色。五艘战船列成“雁形阵”,帆影在水面上投下细长的影子,速度比训练初期快了近三成。行至第一座小岛时,“风暴”信号升起,船队迅速变阵为“横队”,船头一致对准风向,帆缆调整得恰到好处,在颠簸中保持着稳定的航向。

接近第二座小岛时,十艘伪装成“海盗船”的小艇从岛后驶出。“破浪号”上的投石机率先发难,石弹精准砸中小艇的桅杆,随后各船弩箭齐发,水手与士兵配合默契,有的操控兵器,有的修补“受损”船板,有的准备接舷战,不到半个时辰就“击退”了海盗。

登陆第三座小岛时,正值涨潮,跳板架设难度大增。但水手们早已算好潮汐时间,趁浪谷的间隙迅速放下跳板,士兵们如潮水般涌上沙滩,三分钟内就建立了防御阵地,连负责计时的吏员都忍不住叫好。

返航入港时,夜色已深,港口的灯塔为船队指引方向。五艘战船依次驶入泊位,船身与码头的距离控制在一尺以内,缆绳抛得又准又稳,恰好落在接缆的水手手中。当最后一根缆绳系紧时,沙漏里的沙刚好流尽——六个时辰,分秒不差。

甲板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水手与士兵们互相击掌,蓝色短褂与灰色军甲在灯光下跳跃成欢乐的色块。王海走到天宇面前,单膝跪地:“启禀主公,近海舰队十日训练完成,请主公检阅!”

天宇扶起他,目光扫过一张张被海风与日光雕刻得愈发坚毅的脸庞,朗声道:“你们用十日时间,证明了自己是华夏城最锋利的海疆之刃!从今日起,‘华夏近海舰队’正式成军!三日后,随西征大军一同出发,为华夏开拓万里波涛!”

“开拓万里波涛!”五百名水手与三百名士兵齐声呐喊,声浪冲上夜空,惊起一群夜鸟。港口的灯火倒映在水面上,与天上的星光交织,仿佛为这支新生的舰队铺就了一条璀璨的航道。

郑和走到天宇身边,望着整装待发的船队,感慨道:“老臣航行了一辈子,从未见过这样的舰队——技艺精湛,配合无间,更重要的是,他们眼里有光,那是对远方的渴望。”

天宇点头,心中清楚,这支舰队不仅是西征的利器,更是华夏城走向海洋的起点。三日后,当他们扬起风帆,驶向未知的西澳海岸时,带去的不仅是士兵与物资,更是一个文明向更广阔世界探索的勇气与决心。

夜色渐浓,港口的喧嚣渐渐平息,只有战船的桅杆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群蓄势待发的巨鸟。水手们在甲板上擦拭兵器,士兵们检查着登陆装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他们知道,三日后的远航,将是一场新的征程,而他们,已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