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52章 勘探队先行探路,绘航线测地形

第352章 勘探队先行探路,绘航线测地形(2 / 2)

- 三号点:黑石崖。地势高,易守难攻,崖下有溶洞可当临时仓库。但坡度35度,建堡垒需削平半面山,工程量大。

赵衡在三个点的图上分别画了星号:“鹰湾是首选,红树滩备选,黑石崖留着应急——万一遇袭,那里易守难攻。”

三、土着接触:步步为营探虚实

勘探队在鹰湾停留的第五天,终于与卡鲁部落有了接触。那天清晨,队员们正在测水温,突然听到一阵吹笛声,抬头只见十几个土着举着长矛,站在不远处的沙丘上,为首的是个戴鹰羽冠的老者,手里拄着蛇形权杖。

小张赶紧拿出准备好的“见面礼”——几匹棉布和三把铁刀,这些是天宇特意嘱咐带的,土着通常认铁器。他举起礼物,用生硬的卡鲁语喊:“我们是来交朋友的,不是敌人。”

老者没动,只是用权杖指向海湾里的船。小张解释:“我们的大船以后会来,带更多铁刀和布料,换你们的蜂蜜和兽皮。”这是天宇教的策略——用贸易利益拉近距离,比武力威慑更有效。

老者盯着棉布看了半晌(部落里只有兽皮,棉布是稀罕物),终于挥了挥手,身后的土着放下了长矛。他走到小张面前,用权杖在地上画了条河,又画了个太阳。小张立刻明白:“您是说,顺着这条河往上游走,有更大的部落?”老者点头,又画了个“人”形,旁边加了个“十字”——这是警告,那里的人不友好。

“是‘猎头族’吗?”小张想起天宇的嘱咐。老者猛地举起权杖,显然被说中了,他指着西北方,连连摇头,意思是“离那里远点”。

这次接触持续了一个时辰,队员们不仅确认了卡鲁部落的友好,还从老者口中得知西北三十里有“猎头族”(图腾是蛇形),人数约两百,常用毒箭。小马在图上画了个“骷髅”符号,标注“极度危险,绕行”。

离开前,小张把铁刀送给老者,老者回赠了一串用贝壳做的项链:“戴这个,卡鲁的人不会拦你们。”赵衡把项链挂在船头,这成了勘探队的“通行证”,后来在红树滩遇到另一支小部落时,对方看到项链,果然笑着让出了路。

四、返航与情报汇总

第十天,勘探队开始返航。赵衡把三艘船的图册汇总,发现阿福画的“洋流时辰图”最细致,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早中晚的流向,像幅复杂的织锦;老周的“水深表”则像本账本,密密麻麻记着每个时辰的测量结果;小张的“土着分布图”最生动,连部落的篝火堆都画成了小火星,旁边注着“每日黄昏点火,持续时辰约两刻”。

赵衡亲自整理“情报摘要”,用红笔圈出重点:

1. 航线:“迷雾带需敲钟测向,暗礁群标‘极险’,建议主力船走‘辰时洋流’,顺流可省三成时间。”

2. 登陆点:“鹰湾最优,红树滩次之。鹰湾需挖宽一丈、深五尺的排水沟,图纸附后。”

3. 土着:“卡鲁部落可合作,用铁器换补给;猎头族需避开,其活动范围在西北三十里,毒箭涂有‘箭毒木’汁液,见血封喉。”

4. 资源:“红树滩上游有淡水河,水质清甜;鹰湾附近桉树成林,可作建材;黑石崖溶洞干燥,适合储粮。”

返航比来时顺利,借着西风,十五天的航程缩短到十二天。当华夏城的灯塔出现在海平面时,队员们都欢呼起来。赵衡却拿着图册反复检查,生怕漏了什么——他知道,这些图上的每一笔,都关系着后续几万将士的生死。

船刚靠岸,天宇已带着人在码头等候。赵衡跳上岸,把沉甸甸的图册递过去:“城主,幸不辱命。”天宇接过图册,指尖抚过上面的墨迹,墨迹还带着海水的潮气,却异常清晰。翻开“鹰湾”的图,只见上面不仅有地形,还画着小人——一个举着铁刀的队员和一个戴鹰羽冠的土着握手,旁边注着“巳时会面,无冲突”。

“好,”天宇抬头时,眼里带着笑意,“有这些图,西征就稳了一半。”他让人大摆庆功宴,席间却单独留下赵衡,指着图上的“猎头族”符号问:“他们的毒箭真有那么厉害?”

赵衡点头:“卡鲁老者说,中箭者活不过一炷香。城主,若主力部队遇上,需备‘解箭毒木’的草药,我已在图上标了产地。”天宇沉吟片刻,在图上添了句:“派斥候提前清剿猎头族,扫清障碍。”

夜色渐深,城主府的灯还亮着。天宇铺开三幅图——航线图、登陆点图、土着分布图,用红笔将“鹰湾”圈成了实心圆。旁边,赵衡画的小人在烛光下仿佛活了过来,一个递出铁刀,一个捧出蜂蜜,像在预示着未来的和平贸易。

勘探队的先行探路,为西征铺好了第一块砖。接下来,就看主力部队如何踩着这些精准的图纸,在澳洲西海岸站稳脚跟了。赵衡喝着庆功酒,看着窗外的星空,突然想起出发前天宇的话:“勘探队是先锋中的先锋,你们的笔,比刀剑更能护佑大军。”他摸了摸自己的右手,这只握了半辈子笔的手,此刻竟比当年握刀时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