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192章 绝境中的抉择

第192章 绝境中的抉择(1 / 2)

黑风矿的煤窑深处,煤油灯的光晕被浓重的煤烟裹着,只能照亮三尺见方的地方。李铁柱跪在冰冷的煤层上,用矿工锤小心翼翼地凿着一块嵌在岩壁里的铁片——那是三天前从华夏镇传来的信,被周明远的斥候藏在煤块里送进来,上面用针尖刻着“月圆夜,西坡见”。

“李哥,监工快来了。”旁边的赵虎压低声音,手里的矿镐在煤层上敲出暗号般的节奏。他的袖口还在渗血,是昨天被监工用铁棍打的,只因为他多捡了半块别人丢弃的窝头。

李铁柱迅速将铁片塞进袜底,用煤渣抹了抹手上的痕迹,直起身时故意咳嗽了几声——这是他们约定的警示信号,一旦监工靠近,就用咳嗽声掩盖对话。果然,沉重的皮靴声从巷道口传来,带着酒气的辱骂声越来越近:“都给老子快点!天黑前挖不出三车煤,今晚谁也别想吃饭!”

监工的皮鞭在黑暗中甩出破空声,抽在离赵虎不远的煤堆上,溅起一片煤尘。赵虎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却被李铁柱用眼神按住——在黑风矿,示弱只会招来更凶狠的殴打。

等到监工的脚步声消失在另一处巷道,李铁柱才哑着嗓子问:“弟兄们那边都串通好了?”

“难。”赵虎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握紧矿镐,“张老五怕了,说上次王二他们走后,赵三发加了三道岗,现在连只耗子都跑不出去。他儿子还在矿上的学堂,怕被报复。”

李铁柱沉默着凿下一块煤,煤块落地的闷响在巷道里回荡。他知道张老五的顾虑——矿上的“学堂”不过是赵三发用来牵制华工的幌子,十几个孩子被关在漏风的棚屋里,说是念书,实则当做人质。上次有个华工想逃,赵三发当场就把他儿子扔进了煤窑,惨叫声三天都没断。

“不光是他,”蹲在角落的老木匠叹了口气,手里摩挲着半截刨子,“刘寡妇男人上个月被矿顶砸死了,她带着三个娃,连走路都费劲,咋逃?”

煤油灯的光忽明忽暗,照在每个人脸上,都是化不开的愁绪。自从华夏镇接走王二他们,赵三发的手段越发狠毒:每天的口粮从两升糙米减到一升,还掺着沙子;矿洞里的支撑木早就该换了,却只给些朽木充数,前天东边的巷道塌了,埋了四个弟兄,连尸首都没挖出来。

“可再不走,就是等死。”李铁柱猛地将矿镐往地上一拄,火星溅在煤渣上,“昨儿我去领料,听见账房说,赵三发把最后一点存粮都拉去青风矿了,说是要跟刘矿主换火枪。再过五天,咱们就得喝煤泥水了!”

这话像块巨石砸进水里,巷道里响起压抑的抽气声。老木匠的手抖了抖,半截刨子差点掉在地上:“换火枪?他想干啥?”

“还能干啥?”赵虎咬牙道,“怕咱们跟华夏镇勾连,想把咱们都困死在矿里!”

李铁柱从怀里掏出块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来,是半块干硬的麦饼——这是华夏镇的斥候偷偷塞给他的,说“周主事让带着,垫垫肚子”。他掰成三块,递给两人:“尝尝。”

麦饼的麦香混着淡淡的碱味,在满是煤烟味的巷道里格外清晰。赵虎咬了一口,眼圈突然红了——他记不清多久没吃过不带沙子的粮食了。老木匠慢慢嚼着,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往下淌,滴在麦饼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月圆夜,西坡。”李铁柱盯着煤油灯的火苗,声音低沉却坚定,“周主事说,会带护卫队在西坡接应。他还说,华夏镇的粮仓腾出来了,屋舍也拾掇好了,娃能上学,老人能领救济粮。”

“可娃们……”老木匠哽咽道,“学堂离西坡远,咋带出来?”

“我早想好了。”李铁柱从煤堆里翻出张揉得皱巴巴的纸,上面用炭笔画着矿场的地图,“月圆那晚,让刘寡妇假装孩子生病,去矿场的药铺拿药——药铺后窗对着学堂的篱笆,我让人提前把篱笆锯开个口子。张老五你认识药铺的王大夫,让他多拖延会儿监工。”

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赵虎带二十个年轻弟兄,从北边的废巷道走,那里的栅栏早就朽了,撬开就能到西坡。我带老人和娃从药铺后窗走,老木匠你熟悉矿场的狗,带点硝石粉,别让狗叫出声。”

赵虎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突然问:“要是……要是被发现了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