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0日的傍晚,建军科技的大礼堂里灯火通明,红绸布装饰的主席台正中央挂着巨幅五星红旗,旁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图案。员工们早早搬来小板凳,连车间的老郑师傅都拄着拐杖来了,手里还攥着个半导体收音机,生怕错过半点声响。
“小林,你看这布置中不中?”傻柱穿着崭新的白衬衫,正指挥食堂的伙计往桌上摆西瓜,他现在是厂里的“后勤顾问”,这种集体活动总少不了他操心,“我特意多买了两箱汽水,今晚让大伙喝个痛快!”
林建军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人群。林卫国带着研发部的同事坐在前排,手里还拿着份芯片测试报告,却频频看表;苏岚正帮着调试投影仪,屏幕上已经出现了央视直播的预热画面;最显眼的是林晓阳,这孩子刚放暑假,穿着少先队的红领巾,坐在第一排正中央,小腰挺得笔直,眼睛瞪得溜圆。
“爷爷,香港以前为什么是英国的?”晓阳仰起脸,手里攥着本《香港的历史》,那是林建军特意给他买的。
“因为以前国家弱,被人欺负了。”林建军摸了摸孙子的头,指着屏幕上的维多利亚港,“你看那里的高楼,很多都是中国人建的,但管理权却在别人手里。今天之后,就不一样了。”
晓阳似懂非懂地点头,突然指着屏幕喊:“爸爸!你看!英国的军舰!”
林卫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镜头里的皇家海军舰艇正缓缓驶离港口,甲板上的米字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他放下测试报告,语气沉重:“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国家不强,连自己的土地都守不住。咱们搞芯片,搞高科技,就是为了让国家不再受欺负。”
晚上11点,礼堂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投影仪的嗡鸣。当英国国旗开始缓缓降下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掉根针都能听见。郑师傅的收音机里传来清晰的报时声,和屏幕上的倒计时重合:“10,9,8……”
“升!”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屏幕上的解放军仪仗队步伐铿锵,每一步都像踩在所有人的心跳上。礼堂里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人激动地哭了,有人互相拥抱,傻柱举着汽水喊道:“回家了!终于回家了!”
林建军看着屏幕上的升旗画面,眼眶也有些发热。他想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自己还是个孩子,听父亲说“中国人站起来了”;想起1978年改革开放,他在轧钢厂第一次接触到进口设备,心里憋着股“一定要赶上”的劲;想起1995年“建军1号”手机下线,看着“中国芯”三个字时的自豪……原来这几十年的奋斗,都藏在“国家强大”这四个字里。
“爸,您看。”林卫国碰了碰他的胳膊,屏幕上正在播放香港市民挥舞国旗的画面,“他们举的标语是‘祖国万岁’。”
“是啊,祖国万岁。”林建军感慨道,“以前咱们觉得香港遥不可及,现在它回来了,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回家。这背后,是国家一天天强大给的底气。”
直播结束时,天已经蒙蒙亮。林建军让苏岚带着老人和孩子先回去休息,自己则和林卫国留在礼堂,两人坐在空荡荡的会场里,看着屏幕上反复播放的升旗画面。
“爸,我突然明白您为什么坚持要搞自主研发了。”林卫国的声音有些沙哑,“以前总觉得把技术做好就行,现在才懂,咱们做的不只是芯片,是国家的底气。就像香港回归,没有强大的国力,谈何容易?”
林建军点头:“当年我在斯坦福访问,外国教授总问‘中国能造出高精度量具吗’,那语气里的轻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现在咱们的手机芯片能在国际市场立足,他们再不敢小看中国技术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响起,带着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检测到“国家主权回归重大时刻”,符合“家国同频”主线。】
【奖励“量子通信基础理论”:包含纠缠态光子传输原理、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为下一代通信技术储备核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