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的手顿住了,拿起协议反复看,眼睛越睁越大:“林总,这……这是真的?我一个打工的,也能当股东?”
“不仅能当股东,还能当‘老板’。”林建军拍着他的肩膀,“航天部的订单接下来,要扩大生产线,我想让你当生产总监,带团队,股份还能再提1%。你想想,是去深圳给别人打工,还是在这儿跟咱们一起把公司做大,当真正的主人?”
小马拿着协议的手微微颤抖,半天说不出话。他想起跟着林建军从旧厂房起步的日子,想起攻克高温合金加工难题时的彻夜不眠,心里的天平一点点倾斜。
【叮!】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核心人才留存机制”初步建立,员工归属感提升。】
【奖励“团队凝聚力建设方案”:包含技术比武、项目攻坚奖、家属开放日等活动设计,增强组织黏性。】
林建军顺势推出“工程师文化建设”:每月举办技术比武,胜者奖励最新的专业书籍;项目攻坚期,傻柱的食堂每天加一道硬菜;年底评选“家庭贡献奖”,给优秀员工的家属发奖金和感谢信。
三个月后,效果立竿见影。小马不仅留了下来,还拉回了两个被挖走的徒弟;研发部的骨干主动放弃了互联网公司的邀请,说“在这儿搞芯片,比做网页有成就感”;连人才市场都变了样,建军科技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队,求职者说“能当股东的公司,肯定错不了”。
林卫国在研发例会上笑着说:“现在加班都不用催了,大家盯着测试数据比盯着股票K线还认真。”他手里的芯片研发进度提前了一个月,正是团队凝聚力带来的效率提升。
苏岚拿着最新的财务报表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实施股权激励后,人员流动率从25%降到了5%,研发效率提升30%,算下来,反而多赚了。”她指着报表上的“人均产值”,“这就是系统说的‘人力资本增值’吧?”
林建军看着窗外,中关村的高楼越建越多,“建军科技”的新研发中心正在封顶。他想起刚创业时,只有十几个人挤在旧厂房里;现在,公司已经有了三百多名员工,其中一半是技术骨干,每个人的胸牌上都印着“股东编号”。
“爸,老首长刚才打电话,说要推荐咱们参与‘载人航天材料’项目。”林卫国拿着电话走进来,眼里闪着光,“他说咱们的团队稳定性和技术实力,在民营企业里是头一份。”
林建军笑了。应对“下海潮”的人才竞争,靠的不是堵,而是疏——给人才应有的尊重,给价值合理的回报,让每个人都觉得“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这或许就是市场经济最朴素的道理:你把人当主人,人就会把事当家业。
傍晚的车间里,小马正在给新员工演示五轴机床的操作,嘴里说着“这台设备就像咱们的孩子,得用心伺候”;研发部的灯亮至深夜,年轻的工程师们围着屏幕讨论芯片设计,笑声透过窗户传出来;傻柱的食堂里,员工家属们正在参加“开放日”活动,孩子们拿着父母设计的机器人模型,笑得格外开心。
林建军站在走廊里,听着这些声音,心里无比踏实。他知道,应对人才竞争的本质,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成就自己——当一个企业能让员工看到希望、实现价值、共享成果时,自然能成为吸引人才的“洼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稳稳地扎下根来。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人才战略”落地见效,企业抗风险能力显着提升。】
【家族科技传承环境优化,进度提升至85%。】
林建军抬头望向星空,中关村的夜色里,无数科技企业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他知道,这场人才竞争的战役,他们不仅赢了当下,更铺好了未来——因为最宝贵的财富,从来不是设备和资金,而是那些愿意和你一起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