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24章 应对“价格双轨制”的挑战

第324章 应对“价格双轨制”的挑战(2 / 2)

接下来的半个月,厂里掀起了“找渠道”热潮。郑师傅带着徒弟泡在废品站,把生锈的钢坯一块块敲干净,居然淘到了一批苏联产的高速钢,硬度比国产的还好;小赵跑遍了周边的乡镇企业,用“长期合作+现金结算”的方式,把量具钢的平均采购价压到了4.5元;苏岚则发挥财务专长,和供应商签订“阶梯价合同”——采购量越大,单价越低,把零散的需求集中起来,硬生生再砍下来0.3元。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林卫国。他带着团队用自研的硅片检测仪,帮包头研究所解决了纯度检测难题,对方不仅按优惠价供应硅材料,还把他们淘汰的一台电子束蒸发机半卖半送地给了厂里,省下了近万元的设备开支。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意识里响起,带着数据校验后的精准:【检测到“价格双轨制应对方案落地”,多渠道采购使原材料成本降低22%,符合“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指标。】

【奖励“供应商管理系统”:包含信用评级模型、库存预警机制、应急替代方案,可进一步优化采购效率。】

林建军把系统奖励的模型转化成表格,发给各部门:给供应商按“价格、质量、稳定性”打分,A级供应商保证优先付款,c级的则备着应急;库存低于警戒线时自动亮灯,比如量具钢低于3吨就启动紧急采购;每种材料都列出3个以上替代品,比如用轴承钢替代部分量具钢,虽然精度略降,但成本能再省10%。

九月底核算时,奇迹发生了——尽管计划内指标砍半,厂里的原材料综合成本不仅没涨,反而比上个月降了8%。千分尺的出厂价维持不变,订单量却比以前多了三成,连天津、上海的厂家都来进货,说“建军厂的量具性价比最高”。

在全厂大会上,苏岚展示的利润表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扣除所有成本,这个月净赚元,其中多渠道采购贡献了8000元!”她指着图表,“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15家稳定的供应商,再也不用看国营物资站的脸色了。”

林建军看着台下兴奋的工人,想起上个月最艰难时,郑师傅把家里的积蓄都取出来,说“给厂里应急”;苏岚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去买国债,说“能赚点利息补贴家用”;林卫国带着研发部的年轻人,三天三夜没合眼,就为了能早日用上自研设备替代进口零件。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拿起一块刚生产的千分尺,精度达到0级,表面光洁得能照出人影,“是咱们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才扛过了这关。价格双轨制总有一天会取消,但这种抱团取暖、灵活应变的本事,会是咱们厂活下去的根基。”

深秋的傍晚,林建军站在扩建的厂房前,看着“年产值突破千万”的横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远处的中关村已经有了科技园区的雏形,路灯下,年轻的创业者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像一群追逐星光的人。

他想起系统提示的“价格双轨制将在1992年并轨”,知道挑战还没结束,但心里却无比踏实。就像应对这次原材料危机一样,只要守住技术的根,扎稳管理的基,团结身边的人,再大的风浪,都能稳稳地扛过去。

车间里的机器还在运转,声音比任何时候都要沉稳有力。林建军知道,这声音里藏着的,不仅是一个小厂的生存智慧,更是一个国家在经济转型期,无数普通人用双手和智慧,写出的最生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