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24章 应对“价格双轨制”的挑战

第324章 应对“价格双轨制”的挑战(1 / 2)

1988年的夏末,建军精密仪器厂的原材料仓库里,郑师傅正指挥工人把刚到的量具钢码放整齐。阳光透过气窗斜射进来,在钢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每块钢坯上都打着红色的标记——“8月储备,单价3.2元\/公斤”。

“老郑,这批钢够用到年底了吧?”林建军走进仓库,手里拿着份采购清单,眉头微微蹙着。清单上的价格红笔圈得触目惊心:同样的量具钢,国营物资站的计划内价格还是3.2元,计划外的市场价却飙到了5.8元,短短一个月涨了近一倍。

郑师傅直起身,抹了把汗:“够是够,就是这价格涨得邪乎。昨天去废品站淘零件,听那边说,南边的厂子为了抢批不锈钢,都快打起来了。”

林建军没说话,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物资市场。1988年的“价格双轨制”正走到最关键的节点,计划内平价物资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计划外的则随行就市,两种价格能差出两三倍。这种制度本意是为了平稳过渡,却催生出一大批“倒爷”,他们靠着关系拿到平价指标,转手就能翻倍卖出,把原材料市场搅得鸡犬不宁。

“林主任,不好了!”采购员小赵骑着自行车冲进院子,车筐里的搪瓷缸颠得叮当作响,“刚接到通知,下个月的计划内量具钢指标砍了一半,剩下的得按市场价买!”

车间里顿时静了下来,正在调试设备的工人都停了手。小马手里的扳手“当啷”掉在地上:“那成本不就涨上天了?咱们的千分尺本来就比进口的便宜,要是涨价,客户肯定不买了!”

苏岚拿着账本从财务室出来,脸色也有些发白:“我刚算了算,要是按市场价采购,咱们的利润率会从15%降到3%,再加上半导体研发部的投入,这个月可能要亏本。”她翻开账本,上面用红笔标着“紧急预案”,列着三条:削减非必要开支、推迟设备采购、暂停员工福利,每一条都透着无奈。

林建军走到车间的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下两组数字:“计划内3.2元,计划外5.8元,差价2.6元。我们每月用量5吨,也就是公斤,光这一项就要多花元。”他顿了顿,粉笔重重地敲在黑板上,“但我们不能涨价,客户是咱们的根,丢了根,厂子就活不成了。”

“那咋办?”郑师傅急得直转圈,“总不能赔钱卖吧?”

“有办法。”林建军放下粉笔,目光扫过全场,“系统上周提示‘价格双轨制下的原材料策略’,里面说可以建立‘多渠道采购网’——除了国营物资站,还要找乡镇企业、废品站,甚至直接对接钢厂的边角料车间,把采购成本拉下来。”

他从抽屉里拿出张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十几个点:“这是我按系统提示标的供应商:昌平的乡镇钢厂有过剩的优质钢,价格比市场价低15%;军工厂的废品站有淘汰的特种钢,虽然要自己切割,但纯度够;还有唐山的一家小轧钢厂,他们的边角料便宜,适合做小型量具。”

小赵眼睛一亮:“我去过昌平那家钢厂,老板是退伍军人,说只要能长期合作,价格还能再让点!”

“不止这些。”林建军转向林卫国,“你们半导体研发部用的硅材料,计划外价格涨得更凶,我托老首长联系了包头的一家研究所,他们有自己的提纯车间,价格能压到市场价的七成,就是得用咱们的检测设备换,你看行不行?”

林卫国正在调试的硅片检测仪正好缺个校准装置,闻言立刻点头:“太行了!他们的提纯技术在国内是顶尖的,能用设备换材料,等于咱们还赚了技术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