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岚的眼圈瞬间红了,却用力摇了摇头:“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你忘了刚结婚时说的?‘一家人,拆不散’。”她从脖子上摘下个小小的银锁,里面嵌着一张三个人的合影——林建军穿着工装,她抱着襁褓中的卫国,背景是轧钢厂的烟囱,“这锁我戴了六年,从来没摘过,将来也不会摘。”
林建军看着银锁里的照片,喉咙有些发紧。他知道苏岚的性子,看似温和,实则比谁都执拗。在三线时,系统曾提示“苏岚的‘家庭忠诚度’属性为98(满值100)”,当时他只当是数据,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这数字背后的重量。
“好,一起走,一起留。”他重重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巧的铜钥匙,放在桌上,“这是保密档案室老李那儿的备用钥匙,他在山里的防空洞存了咱们最重要的资料。万一家里的备份被搜走,就去那儿取。记住,洞口有棵歪脖子松树,树下埋着块刻着‘军’字的石头,钥匙就藏在石头底下。”
苏岚把钥匙串在银锁的链子上,贴身戴好,冰凉的金属贴着胸口,却让她觉得无比踏实。“我明天去给卫国做件新棉袄,夹层里缝个口袋,把这钥匙放进去。孩子小,不容易被搜身。”她忽然笑了,“你说咱们现在这样,像不像电影里的地下党?”
“比地下党还难。”林建军也笑了,“他们有组织掩护,咱们只能靠自己。但咱们有比他们更宝贵的东西——技术,还有希望。”他指着里屋,“卫国今天还问我,‘爸爸,为什么星星在白天不出来?’我告诉他,‘不是不出来,是被太阳的光挡住了,到了晚上,照样亮得很。’”
苏岚懂他的意思。眼下的黑暗再浓重,也挡不住星星的光芒。那些藏在课本里的图纸,埋在菜窖下的通道,记在心里的约定,还有卫国眼里的光,都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希望。
【叮!】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罕见的温情:
【“家庭约定”达成,触发“信念强化”效果:在极端困境下,家庭成员的心理韧性提升30%,负面情绪影响降低。】
【奖励“简易净水装置”图纸:可利用煤渣、沙子、木炭自制过滤器,应对可能的水源污染。】
林建军把净水装置图纸默记下来,对苏岚说:“明天咱们找些玻璃瓶和沙子,按这个法子做两个过滤器,藏在安全屋的通风口里,有备无患。”
煤油灯渐渐暗了下去,灯芯结了层黑炭。林建军添了点煤油,火苗重新窜起,照亮了两人眼底的坚定。他们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图纸被折成巴掌大的小块,塞进床板的暗格里;加密的笔记被小心地收进语录本;工具箱里的扳手和凿子被清点好,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
“记住,”林建军最后叮嘱,声音低沉而清晰,“不管听到什么谣言,不管谁来盘问,就说‘我男人是搞技术的,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我不懂’。少辩解,少争执,沉默有时候比什么都管用。”
“我记住了。”苏岚点头,“你在厂里也要当心,少说话,多干活,别跟人起冲突。许大茂那种人,不值得跟他置气。”她顿了顿,补充道,“我把你的军工奖状都藏进了烟囱的夹层里,用锡纸包着,不怕火也不怕潮。等将来平反了,再拿出来给卫国看,告诉他爸爸是个英雄。”
林建军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眼眶发热。他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只是在做该做的事——守着技术,守着家,守着心里那点不灭的光。
夜已深,巷子里传来联防队员换岗的脚步声。林建军吹灭煤油灯,和苏岚并肩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远处的工厂方向,几盏路灯还亮着,像黑夜里的航标。
“会好起来的。”苏岚轻声说,像是在对林建军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会的。”林建军握紧她的手,“咱们得活着看到那一天。”
这是他们的约定,不需要白纸黑字,却比任何契约都牢固。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这份约定是他们对抗黑暗的铠甲,是守护希望的火种,是支撑彼此走过漫长黑夜的星光。
窗外的风渐渐停了,冰花在玻璃上映出细碎的光。屋里的人静静伫立,心中的约定像种子一样埋进土里,只待来日,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