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进步,是好事。”林建军把林卫国放进摇车,看着苏岚端来的排骨汤,汤色清亮,飘着几点油花,“傻柱要是能把心思全放在技术上,将来能成个好钳工。”他想起系统发布的“储备人才”任务,突然觉得,傻柱或许也能算一个——只要他彻底摆脱院里的是非,踏实学技术。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喝汤时响起,带着人物动态的更新:
【“傻柱”元旦状态:用“进步奖”粗粮票给母亲买了两斤玉米面,剩下的三斤锁进箱子,贴了张纸条“技术夜校资料费”;拒绝了秦淮茹的“新年借粮”请求,语气平静但坚定,“我自己也得攒着过冬”,其“自我边界”巩固度提升至98%。】
【“阎埠贵”元旦状态:全家围坐算账,将去年攒的80斤红薯干按“每人每天2两”精确分配,计划“开春用20斤换3斤棉籽油”,其“生存规划”细化至“每顿饭的热量摄入”,对宿主的“技术依赖”(如请教储存技巧)提升至60%。】
【“贾家”元旦状态:秦淮茹在生产队加班挣工分,用奖励的半斤玉米面煮了锅稠粥,贾张氏和棒梗各分一碗,自己喝着掺了野菜的稀汤,未发生争吵——极端饥饿下的“生存默契”暂时压过了矛盾。】
林建军放下汤碗,心里对四合院的状态有了数。经过前两卷的“训禽”,这些人虽然依旧各有算计,但已很难再形成实质性的干扰,这让他能更专注于第三阶段的任务——护住家人,守住技术,攒足应对风雨的底气。
晚上,林卫国睡熟后,林建军坐在灯下,摊开一张新的图纸,上面画着“家庭物资储备清单”,按系统提示的“12个月需求”细化:
?\t粮食:玉米500斤(已储备300斤)、小米200斤(已储备100斤)、细粮100斤(工厂特殊补助+系统兑换,已储备50斤)、红薯干300斤(阎埠贵处可兑换,计划开春落实)。
?\t药品:感冒药(已备)、退烧药(苏岚医务室申请,充足)、抗生素(待兑换)、外伤药(工厂医务室领取,齐全)。
?\t燃料:煤500斤(工厂按军工标准供应,充足)、木柴200斤(已劈好,堆在柴房)、煤油10斤(密封储存,用于应急照明)。
苏岚凑过来看,手指点在“细粮”那一行:“够了,咱们吃得素净点没关系,别太扎眼。”她知道林建军的技术能换来特殊待遇,但也怕招人嫉妒,“院里的日子不好过,咱们安稳就好。”
“放心,都记着呢。”林建军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毛衣传递过去,“我不会让人看出异常的。这些储备,是咱们应对风浪的底气,不是用来炫耀的。”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两人对视时响起,带着温馨的判定:
【“家庭防御共识”达成,苏岚“危机意识”提升至70%,主动提出“学习针灸”(医务室王医生可教),为家庭医疗储备添补技能,触发“夫妻同心”效应,宿主“技术攻关”效率提升5%。】
夜深了,雪还在下,掩盖了窗外的喧嚣。林建军躺在床上,听着身边苏岚均匀的呼吸声和林卫国偶尔的呓语,心里一片安宁。系统界面在他的意识里静静亮着,第三阶段的任务像三座需要攀登的山峰,虽然陡峭,却清晰可见。
他知道,1960年不会轻松。粮食可能会更紧张,政治风波的阴影或许正在逼近,军工任务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但他不害怕——手里有技术,家里有温暖,系统有提示,还有一群正在成长的徒弟,这些加起来,足够他在即将到来的风雨里,站稳脚跟。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他即将入睡时,发出最后一条信息:
【第三阶段“风雨欲来”任务正式启动,初始进度0%,请宿主做好准备。记住,技术是最硬的底气,家庭是最稳的港湾,而守住本心,才能在风浪里不迷航。】
林建军闭上眼睛,嘴角露出一丝坚定的笑意。窗外的风雪再大,也吹不散这间小屋里的温暖,更挡不住一个技术工人向前的脚步。他的战场,在车间,在图纸上,在每一个需要精准和坚韧的地方,而那些四合院里的是非,早已成了遥远的背景音,不值一提。
新的一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