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阎埠贵离开后响起:
【“有限人情往来”激活“良性互动”模式,阎埠贵对宿主的“好感度”提升至75%,其“技术依附”倾向巩固(已让阎解成向傻柱请教机械问题,间接接近林建军资源),四合院“低冲突”状态可持续。】
傻柱下班回来,路过林建军家,闻到饺子香,脚步顿了顿。他怀里揣着食堂发的两个白面馒头(加班奖励),是给老娘留的。看到阎埠贵拿着饭盒从林建军家出来,他愣了愣,随即加快脚步往家走——他现在明白,羡慕没用,得自己挣,夜校的技术等级考试还有三个月,他得抓紧。
秦淮茹在院里扫雪,看到傻柱回来,低下头,继续挥动扫帚。棒梗在屋里哭,喊着“饿”,她心里像被针扎,却只能咬着牙——今天去生产队领了“过年补助”,两斤玉米面,够熬三天粥,饺子是想都不敢想的。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秦淮茹扫雪时响起:
【“秦淮茹独立”状态巩固,其“求助冲动”降至5%(仅在棒梗哭闹时闪现),通过“扫雪换工分”(街道组织的临时岗位)获取额外粮食,“生存韧性”评分提升至70%,为“彻底蜕变”奠定基础。】
易中海的咳嗽声从东厢房传来,越来越重。他想喝口热水,暖壶却空了,想喊人,院里却没人应声——傻柱没回来,秦淮茹忙着哄孩子,阎埠贵一家早就关了门。他摸出枕头下的药瓶,倒出两粒止咳片,就着冷水咽下去,药片在喉咙里划下一道涩痕,像极了这一辈子的滋味。
【叮!】
【“易中海孤独”状态评估:其“社会连接度”降至10%(仅与街道干事有必要接触),“养老绝望”指数升至90%,但未触发“极端行为”(因身体虚弱无力折腾),对四合院“稳定”无威胁。】
idnight时,林建军带着林卫国放了一挂鞭炮(工厂发的,庆祝军工任务完成),噼里啪啦的响声里,林卫国吓得往他怀里钻,却又好奇地睁大眼睛,小手指着炸开的烟花,咯咯直笑。
苏岚站在门口,裹着棉袄,看着父子俩的身影,脸上的笑容比烟花还亮。她想起年初粮食紧张时的担忧,再看看现在温暖的家,心里对林建军充满了感激——这个永远冷静、永远有办法的男人,用他的技术和远见,为她们娘俩撑起了一片天。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烟花绽放时响起,带着年度总结的庄重:
【1959年“生存防御”任务圆满完成,宿主家庭“安全系数”保持95%,技术权威“不可替代性”升至90%,四合院“干扰风险”清零,为第三阶段“风雨欲来”(1960-1965)奠定绝对优势。】
【奖励发放:“1960年代军工技术前瞻报告”(含反坦克导弹、精密机床核心参数)、“家庭应急医疗包”(含青霉素、止血带等紧缺药品),强化“技术护城河”与“家庭防御”。】
林建军抱着熟睡的林卫国,走进温暖的屋子,苏岚接过孩子,放进摇篮。窗外的鞭炮声渐渐稀疏,四合院的方向一片漆黑,只有阎家还亮着盏煤油灯,算盘声隐约传来,细碎得像要被风雪吞没。
“明年会更难吗?”苏岚轻声问,往炉子里添了块煤。
“难,但不怕。”林建军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过来,“咱们有技术,有存粮,有彼此,还怕什么?”他看着墙上的“61式坦克”图纸,上面的履带参数清晰,像他对未来的信心,扎实,坚定。
远处的工厂汽笛长鸣,宣告着1959年的结束。林建军知道,1960年的风雪会更烈,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技术是他的盾,家人是他的铠甲,而那些四合院里的人和事,不过是风雪中飘落的尘埃,拂去就好,碍不了他前行的路。
这一夜,林建军家的煤炉烧得很旺,饺子的香气混着红烧肉的醇厚,在温暖的屋里弥漫;而四合院里的大多数人,在寒冷和饥饿中,迎来了一个没有多少期盼的新年,像极了他们各自选择的人生,冰火两重天,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