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367章 少年英烈:夏完淳与洪承畴的生死对答

第367章 少年英烈:夏完淳与洪承畴的生死对答(2 / 2)

画面中,清兵闯入夏家,少年夏完淳镇定自若,坦然就缚。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网友【破防了】留言:他才十六岁啊……本该是读书游玩的年纪,却要面对家国沦丧,亲人尽逝,最后从容赴死……

这簇由父辈点燃、在少年手中熊熊燃烧的不屈火焰,虽然即将被狂风暴雨扑灭,但它那耀眼的光芒和灼热的温度,却永远烙印在了历史的天空。

天幕聚焦南京总督衙门大堂。身着清朝官服的洪承畴端坐堂上,看着被押解上来的少年。他看到夏完淳年纪幼小,心生“怜悯”,想用温和的手段劝降他。

“洪承畴以为对方是个不懂事的少年,便和颜悦色地说:‘你这孩子,年纪轻轻的懂得什么造反?定然是受了奸人蛊惑。只要你肯归顺大清,本官保你前程似锦。’”“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复述着那段著名的对话。

然而,夏完淳昂首挺立,毫无惧色,他明知堂上坐的是洪承畴,却故意高声说:“我听说亨九先生(洪承畴字亨九)是我大明的忠臣,松山一战,为国捐躯,先帝(崇祯)都曾为之痛哭流涕。我年纪虽小,也要效仿他的忠烈,岂能投降!”

画面上,洪承畴及其左右闻言,顿时尴尬万分,左右急忙呵斥:“休得胡言!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洪大人!”

夏完淳立刻抓住话头,厉声驳斥:“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汝等何物,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魂乎!”他指着洪承畴的鼻子,痛骂他背叛君父,不忠不义。

网友【浩然正气】激动评论:“骂得好!痛快!这脸打得啪啪响!”

面对夏完淳的凛然斥责,洪承畴满面羞惭,竟无法直视这个少年的目光。他知道劝降无望,动了杀心。

“在狱中,夏完淳谈笑自若,仿佛不是走向刑场,而是去赴一场盛会。”“碳水教父”声音低沉,“他与同狱的难友赋诗唱和,写下了《别云间》等感人至深的绝命诗。”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画面中,少年诗人昂首走向南京西市刑场,他望向故乡的方向,从容就义,年仅十六岁。

“夏完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少年英雄的悲剧,”“叶赫那拉大贝勒”总结道,“它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洪承畴这类降臣在忠义气节面前的卑琐与不堪。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什么是‘义’,什么是华夏士人的风骨。”

朱及第感慨道:“洪承畴可以用刀剑和权术摧毁一个个抗清堡垒,但他永远无法征服像夏完淳这样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不灭的脊梁。”

洪武年间的朱元璋,听着天幕上那少年铿锵有力的斥责声,再想到那个被少年指着鼻子骂得无地自容的洪承畴,心中百感交集。他既为夏家父子的忠烈感到震撼和欣慰,又为后世出现洪承畴这等人物感到无比的愤怒与耻辱。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终落在太子朱标身上,似乎想说什么,却终究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这声叹息里,有对忠魂的敬意,更有对江山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