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黄道周就义时南向而拜的身影与夏完淳斥责洪承畴的稚嫩面容缓缓淡去。朱及第的声音带着几分沉重:
“老铁们,黄道周、夏完淳父子,还有之前我们讲过的江阴、嘉定义民,他们的气节与英勇,确实可昭日月,令人敬仰。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历史事实——在明末那个天崩地坼的时代,如他们这般坚持到最后的,终究是极少数。”
画面转为灰暗的色调,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无数穿着明朝官服、军服的人,排着队,在清军的监督下,剃去头发,换上清装,表情或麻木,或谄媚。
“更多的,是望风归附,是屈膝投降。”“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语气平静却带着穿透力,“从北京的朝堂大员,到江南的封疆大吏,再到各地的总兵参将,降清者如过江之鲫。甚至可以说,清朝能如此迅速地平定大半个中国,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这些前明官员和军队的‘鼎力相助’。”
网友【现实主义者】评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英雄,活下去才是大多数人的本能。”
天幕地图聚焦到浙江沿海那几个零星的小岛,上面标注着“舟山”。
“而在这些降清潮的映衬下,那些依旧坚持的南明势力,就显得尤为孤独和艰难。”朱及第将话题引向舟山,“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鲁王朱以海政权,在陆地上无法立足后,便漂泊到了海上,以舟山群岛为基地,继续抗清。当时从陆上败退下来的将领,也纷纷试图前往舟山汇合。”
画面上,一支残破的明军船队正在海浪中艰难航行,为首的主将正是曾在绍兴拥立鲁王、如今在陆地战事中失利的总兵王之仁。
“这其中,就包括名将王之仁。”“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介绍道,“他在浙江大陆抗清失败后,率领残部和舰队,怀着最后的希望,准备前往舟山与盘踞在那里的肃虏伯黄斌卿会师,意图重整旗鼓,共同抗清。”
网友【希望之光】评论:“总算还有人在坚持,希望能合兵一处,有所作为!”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让所有观看者愕然。
当王之仁的舰队历尽艰辛抵达舟山海域,向黄斌卿发出联络信号,期盼着友军的接应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让王之仁和所有将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碳水教父”的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肃虏伯黄斌卿非但没有敞开怀抱欢迎这支来之不易的抗清力量,反而下令岸炮和麾下战船向王之仁的舰队开火!”
画面上,原本象征着希望的舟山岛屿,突然喷射出致命的火舌,炮弹呼啸着落向王之仁的船队,激起巨大的水柱,有的船只当场被击中起火。
“黄斌卿这个军阀,他眼里根本没有抗清的大局,只有自己的那点地盘和实力!”“叶赫那拉大贝勒”痛斥道,“他担心王之仁这支正规军的到来会威胁到他在舟山的独立王国地位,竟然悍然对自己的友军、对同样打着大明旗号的同胞下手!”
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下,王之仁部猝不及防,损失惨重。更令人发指的是,黄斌卿趁乱派出船只,强行靠帮,抢夺了王之仁麾下残存的那些还算完好的战船和物资。
网友【目瞪口呆】评论:“这…这是人干的事??!比清军还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