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剃发令!江阴八十日(2 / 2)

“阎应元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朱及第赞叹道,“他因地制宜,制造武器,分配防务,甚至亲自操炮,击毙清军大将。江阴军民同仇敌忾,父子兄弟相继战死,妇女也参与运输、救护,无人投降。”

网友【一寸山河一寸血】评论:“民心可用!这才是华夏脊梁!”

清军久攻不下,多次劝降。画面中,阎应元站在残破的城头,面对城下使者和重重敌军,慨然道:“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其声铮铮,响彻天幕。

惨烈的攻防战持续了八十一天。

画面变得悲壮,城墙多处坍塌,守城者衣衫褴褛,满面烟尘,却依旧死战不退。城内粮尽援绝,百姓以树叶、泥土充饥。

“最终,城破。”朱及第的声音低沉下去,“清军屠城,据记载,江阴城内死者约十万余人……阎应元被俘后,坚不跪拜,英勇就义。”

天幕上打出江阴百姓在城破之际自发刻在城门上的遗言: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奉天殿前,一片死寂。所有文武大臣,包括徐达、李善长这样的开国元勋,都被这诗句中蕴含的决绝与悲壮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砰!”

朱元璋这一次没有砸东西,他一拳狠狠砸在身旁的盘龙柱上,手背瞬间淤青出血,他却浑然不觉。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愤怒和……恐惧。

“衣冠…衣冠啊!”他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蒙元…蒙元胡虏据我中原近百年,也未曾…未曾敢如此强行剃发易服,毁我华夏衣冠啊!!”

他猛地转身,赤红的眼睛死死盯住朱棣,又扫过朱标和所有大臣:“看见了吗?你们都看见了吗?!他们这不只是在亡咱大明!他们是要亡咱华夏之根本,断咱汉家之传承!他们要让这天下,再无峨冠博带,再无束发右衽!要让我们的子孙,都变成拖着猪尾巴的蛮夷模样!!”

朱棣同样面色铁青,他第一次在父皇眼中看到了比面对贪官污吏、骄兵悍将时更深的恐惧和暴怒。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父皇,儿臣…儿臣明白了。这不是寻常的改朝换代,这是…文明之劫。”

徐达须发皆张,怒吼道:“陛下!若后世如此,臣等今日血战,又有何意义!”

朱元璋颓然闭上双眼,天幕上那“十万人同心死义”的画面和“留发不留头”的严令在他脑中交替闪现。他建立大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的就是让汉家衣冠重见天日。可他万万没想到,二百多年后,他的子孙面临的,竟是比蒙元时期更加酷烈、更加彻底的文明毁灭危机。

这一刻,他对崇祯乃至整个晚明官僚的无能感到愤怒,但更深的,是一种对文明可能断绝的、巨大的恐惧和无力感。这天幕展示的,不仅仅是朱家王朝的末日,更是一场关乎整个华夏文明存亡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