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大贝勒”补充道:“这事在朝野上下引起巨大震动。有人觉得他替父报仇,天经地义;也有人指责他手段太过残忍,无视国法。但最关键的是,这事发生在崇祯皇帝正被流寇和清军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
朱棣在一旁微微挑眉,低声道:“倒是个有血性的,可惜,手法糙了点,授人以柄。”
天幕上浮现出朱聿键在唐王府中点兵备马的画面。这位年轻的藩王身着戎装,眼中闪烁着近乎偏执的光芒。
“老铁们,你们可能无法想象,当清军铁蹄踏入山东时,这位被圈禁多年的唐王做出了什么决定——他竟散尽家财,自行招募了千余士卒,联合王府护卫,打出‘北上抗虏’的旗号,一路朝山东杀去!”朱及第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
网友【热血青年】激动评论:“这才是朱家子孙该有的气节!”
“叶赫那拉大贝勒”却冷冷反驳:“气节?你可知他这一举动犯了朝廷大忌!崇祯年间,朝廷对藩王领兵之忌惮,远胜外敌。当年永乐帝以藩王夺位,正德时的宁王之乱,哪个不是血淋淋的教训?”
画面中,朱聿键的队伍行至河南边境,沿途百姓围观,议论纷纷。有老者摇头叹息:“唐王殿下忠心可嘉,可这是要闯下大祸啊...”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调出史料记载:“最要命的是,朱聿键此行完全绕过了朝廷的兵部调令。他不仅私自募兵,还沿途征收粮草,甚至试图联络地方卫所。在崇祯看来,这无异于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此时天幕切换至北京紫禁城,龙椅上的崇祯帝面色铁青。兵部尚书跪奏:“陛下,唐王此举形同造反!若各地藩王效仿,大明江山危矣!”
网友【理性分析】恍然大悟:“我懂了,在崇祯眼里,清军只是外伤,藩王作乱才是心腹大患。”
“碳水教父”补充道:“更讽刺的是,朱聿键的队伍还没见到清军,就被朝廷派来的监军拦下。这位一心报国的藩王,最终以‘违制擅权、图谋不轨’的罪名被押送回京。”
画面定格在朱聿键被缴械时悲愤交加的表情,他仰天长啸:“本王只想为国杀敌,何错之有!”
奉天殿内,朱元璋长叹一声。他理解崇祯的顾虑,却也为这个热血子孙感到惋惜。龙椅上的帝王暗自思忖:若是在洪武年间,这样的血性儿郎,该当重用才是...
画面转到凤阳皇陵的高墙之内,朱聿键再次被囚禁于此。
“于是,”“朱及第总结道,“这位满腔热血想要报国的唐王,不但没能抗击清军,反而被崇祯皇帝下令废去王爵,关进了凤阳的高墙之内。从他爷爷的囚笼,到皇帝的囚笼,他的人生仿佛总是在被禁锢。”
网友【深夜诗人】感叹:“这也太憋屈了!空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
然而,画面再次一转。当南京陷落的消息传来时,刚刚被释放出狱的朱聿键,正站在福州城头。
“但历史就是这么奇妙。”“碳水教父”语气兴奋起来,“当弘光政权垮台,这个两次被囚禁的唐王,反而因为他在这般磨难中展现出的坚韧品格,被郑芝龙、黄道周等实力派看中,在福州拥立为新的皇帝,也就是隆武帝!”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最后总结:“从阶下囚到一国之君,朱聿键的人生轨迹充分说明:苦难有时未必是坏事。正是那些被囚禁的岁月,磨砺了他异于常人的意志,让他在明末那个乱世中,最终脱颖而出。”
奉天殿内,朱元璋神情复杂。他既为子孙相残的悲剧感到痛心,也为朱聿键屡遭困顿却终能崛起的坚韧感到一丝震撼。这个后世子孙的经历,让他对如何培养和教育宗室子弟,产生了新的、模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