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响起,带着点戏谑和紧张感。朱及第戴上了一顶写着“导演”字样的小帽子,对着镜头挤眉弄眼:
“老铁们,大型历史情景喜剧《正德皇帝闯关》现在开演!本节目由朱及第独家冠名播出,本人将倾情反串所有角色!灯光音响准备,A!”
(朱及第迅速跑到画面左边,不知从哪儿摸出一副老花镜戴上,捏着嗓子,模仿老成持重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对着空气一本正经地发言)
“咳咳,陛下……哦不,是那个‘镇国公朱寿’的奏疏,尔等怎么看?(切换成自言自语)简直是胡闹!天子岂可效仿武夫,亲涉险地?土木堡之鉴未远呐!驳回去!必须驳回去!”
(说完,他立刻窜到画面右边,弓着腰,模仿一个尖声尖气的言官,做出奋笔疾书状)
“对!首辅大人高见!下官这就写奏章!陛下啊!您要学那汉武隋炀吗?劳民伤财,非圣君所为啊!(突然跳起来,夸张地挥舞手臂)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列祖列宗,臣等绝不能让步!”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奉天殿前,众人早已习惯了朱及第这种“戏精”附体的表演方式,不仅不觉得突兀,反而看得津津有味。
不少勋贵武将被他模仿文官那副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连朱元璋都嘴角微扬,骂了句:“这后世小子,学得倒挺像那么回事儿,瞧把那帮书生嘚瑟的!”
(朱及第跑到画面中央,摘下眼镜,换上一种鬼鬼祟祟的表情,弓着腰,左右张望,模仿朱厚照密谋)
“哼,明的不行,朕来暗的!(对着空气,模仿对心腹太监下令)去,悄悄给朕准备马匹粮草,咱们给他来个先斩后奏!”
(话音刚落,他立刻跳到左边,又戴上眼镜变成杨廷和,竖起耳朵,做窃听状,然后大惊失色)
“什么?陛下要偷偷调兵?快!快写奏章弹劾!就说……就说陛下私自动兵,意图不明,有违祖制!”
(朱及第又窜回中间,变成朱厚照,气得跺脚)
“岂有此理!这都被发现了?那朕换个法子!(突然挺直腰板,一本正经)杨先生,朕觉得江南漕运问题很大,我们来讨论一下……”
(再跳到左边变杨廷和,抚须点头,但眼神警惕)
“陛下突然关心漕运?事出反常必有妖!诸位同僚,盯紧了,只要陛下提‘出关’二字,立刻给我堵回去!”
(朱及第最后瘫坐在画面中央,做精疲力尽状)
“哎呀妈呀,这内阁简直是铜墙铁壁,水泼不进啊!朕太难了!”
看着朱及第像猴子一样在画面里窜来窜去,一个人演完一场朝堂大戏,洪武君臣们乐不可支。 蓝玉拍着大腿笑道:“这小子要是来咱们这儿当个优伶,肯定是一把好手!” 连一向严肃的徐达也忍俊不禁。这种滑稽的表演方式,反而让他们更清晰地看到了正德皇帝面临的困境和文官集团的难缠。
(朱及第突然从地上弹起来,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
“嘿嘿,你们有张良计,朕有过墙梯!看朕的终极奥义——闪电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