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胖太子的另一面(1 / 2)

天幕上,朱及第对太子朱高炽在“赵王案”中表现的称赞余音未落,弹幕区立刻炸开了锅,大量截然不同的观点如同冷水泼入热油,瞬间引发了更激烈的争论。

“主播你别被史书骗了!朱高炽要真那么单纯仁厚,能在老爹和弟弟的夹击下活到最后还顺利登基?”一条弹幕尖锐地指出。

“就是!我看那‘朱高燧案’水深得很!说不定就是朱高炽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一方面狠狠打击了最有威胁的弟弟之一朱高燧,彻底废掉他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在老爹面前扮演了宽宏大度、顾全兄弟情谊的好大哥形象,一举两得!”

“高!实在是高!这波操作简直是又拉又打,政治手腕拉满!”

“楼上真相了!千万不要小瞧了胖子,胖子奸着呢!(狗头保命)”

“同意!一个能在永乐帝那种猜忌心极重的雄主和汉王朱高煦那种勇猛跋扈的弟弟双重压力下,稳坐太子之位二十年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个傻白甜!他绝对是顶级玩家!”

“尤其别忘了,他面对的生存环境,比当年的太子朱标险恶一万倍!朱标虽然有二十多个弟弟,但哪个敢、哪个能真正威胁到他的地位?太祖皇帝和马皇后给他打造的是铜墙铁壁!朱高炽有什么?他只有一个时刻可能废了他的爹和一个时刻想弄死他取而代之的弟弟!他的仁厚,很可能只是他生存的策略和保护色!”

这些犀利甚至有些“诛心”的评论,如同剥洋葱般,一层层撕开了朱高炽“仁厚太子”的固有标签,露出了其下可能更为复杂的权力算计和生存智慧。

天幕之下,奉天殿前,那些刚才还对朱高炽升起无限好感的文官们,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瞬间从赞赏的高峰跌入了疑虑的谷底。他们仔细琢磨着网友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是啊,在永乐朝那种环境下,仅仅依靠仁厚,真的能保住太子之位吗?

回想起天幕之前透露的永乐帝的猜忌、汉王的嚣张,他们不得不承认,网友的分析或许更接近残酷的真相。

太子朱高炽的“仁厚”,或许并非纯粹的道德品质,而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政治姿态和生存策略。这种认知,让他们刚刚放松的心情又一下子沉到了底,甚至生出一丝寒意——未来的官场,恐怕比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凶险。

在一片沉寂和低气压中,龙椅上的朱元璋却再次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并没有因为网友的“扒皮”而愤怒或失望,反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了然。

“哼,迂腐!”他扫了一眼那些面露忧色的文臣,声音洪亮地说道,“你们啊,只听得进好话,听不得半点真章!”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咱看,网友这些话,非但不是骂咱那胖孙子,反倒是说到了点子上!什么叫‘仁厚但有锋芒’?这就是了!”

“当太子,将来要当皇帝,光知道仁厚,那就是等着被人生吞活剥的肥羊!朱允炆倒是不‘奸’,他倒是像他父亲(朱标)一样纯良,结果怎么样?咱的大明江山差点就断送在他手里!他不是被老四抢了位子,就是被别的什么人抢走!”

朱元璋的语气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透彻:“在高炽那个位置上,他爹不像咱对标儿这样毫无保留地信任,他弟弟又虎视眈眈。他若是只知道一味仁厚,不懂得用手段、耍心机保护自己,平衡局面,他早就被啃得骨头都不剩了!他能稳坐太子位二十年,正说明了他既有仁厚之名收拢人心,又有足够的手腕和智慧应对明枪暗箭!”

“仁厚,是他的根底,是他能得人心的根本;但该有的锋芒和算计,一点也不能少!这才是咱老朱家合格的继承人!咱倒是觉得,这胖孙子,越听越对咱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