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需要极度谨慎。他还只是个孩子,心性未定,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害了他,更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随后的几天,陆明远开始有意识地“考验”小石头。他并没有直接交代任何任务,而是通过一些看似无意的方式。比如,他会让梅姐偶尔请小石头跑个腿,送点无关紧要的东西到某个不敏感的地址,观察他是否可靠守时;他会故意在和小石头闲聊时,问起某个街面新开的店铺或者消失的摊贩,测试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他还会在小石头送来一些看似无用的街面消息时,给予一点小小的奖励,通常是一个馒头或几颗水果糖,强化他这种“信息有价值”的意识。
小石头显然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虽然不懂背后的深意,但他能感觉到陆掌柜和梅婶儿对他的信任在增加。这让他感到一种被需要的满足,也更加卖力地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将街头巷尾的见闻点点滴滴汇聚起来。
他报告了警察局巡逻队换岗时间的变化;指出了哪个茶馆最近经常有穿着体面、却不像生意人的人出入;甚至注意到了最近市面上粮食价格的不正常波动……
这些信息,经过陆明远的筛选和分析,有的印证了其他渠道的情报,有的则提供了新的视角。小石头这颗原本游离在主流视野之外的“小石子”,开始悄然嵌入“长安小组”初建的信息网络中。
然而,陆明远始终没有向他透露任何核心秘密,交给他的也始终是些零钱、跑腿之类的边缘事务。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更确切的信号,也等待小石头自己做出最终的选择。
这天,小石头气喘吁吁地跑到典当行,这次他甚至没找梅姐,而是趁陆明远在一楼看账时,溜到他身边,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兴奋和神秘:
“陆掌柜,我听到个大事儿!火车站扛包的刘大嘴喝醉了说的,他说……他说当兵的都在偷偷收拾东西,好像……好像要大搬家!”
陆明远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平静地看着小石头:“哦?醉话哪能当真。快去擦你的鞋吧。”
小石头有些急了:“是真的!刘大嘴他表舅在队伍里当伙夫,听他表舅说的!还说……好像是要去什么‘塬’上!”
“塬”上?陆明远的心猛地一紧。关中平原以北,便是着名的渭北高原,地势居高临下,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敌军主力真的意图向渭北高原(“塬”上)收缩或调动,这将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动向!
他看着小石头因为急切而涨红的小脸,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渴望被信任的光芒。
眼线,已然就位。
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宝贵的情报,更是巨大的责任和风险。
陆明远知道,他必须尽快核实这个消息的真伪。而小石头这条刚刚搭建起来的、稚嫩而敏感的信息渠道,也即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一种无形的联系,如同街角渐渐弥漫的暮色,笼罩在这对特殊的“掌柜”与“擦鞋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