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眼线]擦鞋童石头
小石头像地里的泥鳅,在西安城纵横交错的街巷里钻得飞快。他挎着那个比他半个人还大的旧擦鞋箱,脚步轻快地避让着行人车马,嘴里不时吆喝一声“擦鞋嘞——”,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周遭的一切。
他是土生土长的“西安娃”,爹死得早,娘身子弱,砺出他远超年龄的机敏和察言观色的本事。火车站、茶馆门口、旅馆前、繁华的街口,都是他的“地盘”。他认得常来的旅客,也记得新出现的陌生面孔;他听得懂军官的粗话,也分辨得出便衣特务那看似随意实则锐利的眼神。
几天前在德裕典当行对梅姐说的那番关于“铁皮车”的话,并非完全偶然。他确实在火车站看到了,但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感觉到梅婶儿,以及那位新来的、总是很安静的陆掌柜,可能需要这类消息。他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他懂得报恩。前些日子他娘病得厉害,是梅婶儿偷偷塞给他几个铜板,陆掌柜见他可怜,也曾让他在店里帮忙搬点东西,给过他一顿饱饭。在这冷漠的世道,点滴的温暖他都记在心里。
他也隐约感觉到,德裕典当行和他以前擦鞋的铺子不太一样。那里太“静”了,静得有些异样。还有街角那些总在晃悠的“闲人”,他凭直觉就知道他们不是好东西。他想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传递一点微不足道的消息。
这天傍晚,收工后的小石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到了德裕典当行后门那条僻静的小巷。他蹲在墙角,假装摆弄着擦鞋箱,眼睛却不时瞟向典当行的后门。
过了一会儿,后门吱呀一声开了,陆明远提着一个小布包走了出来,像是要去倒垃圾。
小石头的心跳快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低着头,声音有些发怯:“陆……陆掌柜。”
陆明远停下脚步,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神色:“是小石头啊,这么晚了,还不回家?”
“就……就回。”小石头搓着衣角,突然抬起头,快速地说道:“陆掌柜,我今儿在火车站,看见好几辆拉大炮的卡车往西边去了,还有当官的在小声说什么‘北边……北边……’,后面就没听清了。”
陆明远的目光几不可察地凝滞了一瞬,随即又恢复了温和。他蹲下身,平视着小石头,语气平静:“哦?拉大炮的车啊……小孩子别老往车站那种乱糟糟的地方跑,不安全。”
他没有追问,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只是像一个普通长辈那样随口叮嘱。
小石头有些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谢谢掌柜的。”他转身欲走。
“等等。”陆明远叫住他,从那个小布包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馒头,递给他,“还没吃晚饭吧?拿着,早点回家,别让你娘担心。”
小石头愣了一下,接过还有些温热的馒头,鼻子一酸,重重点了点头,飞快地跑开了。
陆明远看着他消失在巷口,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这孩子,比他想象的还要敏锐。“拉大炮的卡车往西边去”,“北边”……这些零碎的信息,结合他之前获取的其他情报,似乎指向敌军可能在渭北或更北的区域有新的军事部署意图。这很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小石头主动前来报信的行为本身,显示了他具有一定的潜质和倾向。在眼下人手奇缺、外部监视严密的情况下,一个不引人注目、活动范围广、又能接触到三教九流的街头少年,如果能经过恰当的引导和考验,或许能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外围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