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19章 分粮种,招壮士

第119章 分粮种,招壮士(1 / 2)

临江府的硝烟还没散尽,民政司的队伍就踏着断云卫的脚印进了城。为首的周先生骑着匹老马,身后跟着二十个扛着粮袋、背着犁铧的干事,帆布篷车在石板路上轧出深深的辙印,车斗里装的不是兵器,是稻种、麦种和用油布裹好的曲辕犁。

“就在这儿搭棚!”周先生指着城隍庙旁的空地支招。断云卫刚清理过这里的血污,焦黑的木片还堆在角落,却已是城里最开阔的地方。干事们动作麻利地卸车、支杆、扯帆布,不到一个时辰,两顶能遮风挡雨的大粥棚就立了起来。

“生火熬粥!”周先生扯开嗓子喊。三个大铁锅支在临时架起的土灶上,干事们扛来缴获的流寇粮食——虽然混杂着沙子和谷壳,却足够熬出稠厚的米粥。柴火“噼啪”地烧起来,米香混着烟火气在街巷里弥漫,像只温柔的手,把躲在家里的百姓一点点牵出来。

“是断云寨的官爷!”有人认出周先生身上的青布褂——那是民政司的统一装束,袖口绣着小小的“民”字。前几日断云卫“三不政策”的事已传遍全城,此刻见他们支起粥棚,百姓们再没了顾忌,扶老携幼地围过来,眼神里藏着试探,也藏着期盼。

周先生让人搬出两块木牌,上面用墨笔写着告示,墨迹还带着潮气:

其一:凡愿归农者,凭户籍(或流民证明),领稻种三斤、麦种两斤、曲辕犁一把,即日起可回原田耕种,三年内免农业税。

其二:凡愿投军者,年龄十六至三十五岁,身体健康,月饷五两(含口粮),家人免赋税,战死另有抚恤金一百两。

木牌刚立稳,人群就像被投了石子的水塘,瞬间炸开了锅。

“月饷五两?真的假的?”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瞪大了眼。临江府的衙役月钱才一两二,就算是知府的亲兵,也未必能拿到三两,五两简直是天方夜谭。

“还有犁?断云寨的犁?”一个老农摸着胡须,眼睛直发亮。前几日他偷偷看过断云卫带来的犁,又轻又利,比自家那把用了十年的老犁强十倍,听说在北境,用这犁一天能多耕两亩地。

周先生站到高处,清了清嗓子:“告示上的字,句句属实!断云寨向来言出必行,若有半句虚言,你们砸了我的粥棚!”他指着正在卸车的犁铧,“这些犁都是‘匠师’孙二亲手监造的,误差不超过半分,坏了随时来换!”

话音刚落,就有个瘸腿老汉挤到前面:“官爷,我……我能领稻种不?我家三亩水田,被流寇踩成了烂泥,种子早就没了……”

“当然能!”周先生让人取来登记册,“姓名?原住哪里?家里几口人?”

老汉哆嗦着报上名,领到三斤稻种时,捧着布袋的手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这……这真是我的了?不用交钱?”

“不用交!”周先生笑着说,“不光不用交,等秋收了,打了粮食,全是你自己的!”

老汉抱着稻种,对着粥棚磕了三个响头,转身就往城外的田里跑,嘴里喊着“老婆子,咱有种子了”,声音里带着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