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65章 温棚里的未来

第65章 温棚里的未来(1 / 2)

北风卷着碎雪给聚宝市的屋顶镶上银边时,断云寨终于歇了下来。水泥路通到了边境,水库的坝基也冻实了,施工队的工匠们回家修补农具,民夫们忙着给牲口备冬料,连最热闹的聚宝市,也比往常清静了几分——这是一年里难得的冬闲,该歇歇脚,等着过年了。

曹林却闲不住。这天清晨,他裹着厚棉袍在寨门口转,见两个断云卫正和一群衣衫褴褛的人说话。那些人脸上冻得通红,手里攥着破碗,身后跟着瘦得皮包骨的孩子,一看就是逃荒来的流民。

“大当家,他们是从北境逃过来的,说那边旱得连草都不长,官府不管,只能往南跑。”断云卫解释道,“想求口饭吃,说只要给口吃的,啥活都愿意干。”

曹林让人把流民领到收留所,先给他们煮了锅热粥。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他心里不是滋味——北境的旱灾比想象中严重,这些流民怕是走了几百里路,才摸到断云寨的边。

正看着,他忽然注意到一个老汉怀里揣着个布包,吃饭时也紧紧抱着。曹林走过去,笑着问:“老哥,包里揣着啥宝贝?”

老汉警惕地把布包往怀里塞了塞,见曹林不像坏人,才犹豫着打开——里面是几个拳头大的疙瘩,表皮坑坑洼洼,带着泥土,还有几穗颗粒饱满、颜色发黄的棒子,上面的须子都干成了灰。

“这是……”曹林眼睛一亮,他认得这东西。前世在农村见过,这疙瘩叫土豆,能当粮吃,埋在土里就能长;那棒子叫玉米,产量比麦子高得多,耐旱耐涝,最适合在北境种。

“这是俺们老家的‘救命粮’。”老汉抹了把嘴,叹着气说,“俺们村在极北的山沟里,祖祖辈辈种这个,天旱了别的庄稼死光了,就这‘地蛋’(土豆)能从石头缝里钻出来,这‘玉蜀黍’(玉米)也能结几穗。这次逃荒,俺啥都没带,就揣了这几样种子,想着到了南边,找块地种种,能活几个人。”

曹林的心跳得厉害。断云寨现在不缺粮食,但北境旱灾要是持续下去,明年的收成难说。土豆和玉米耐旱、高产,正好能应对这种情况。他蹲下身,拿起一个土豆,沉甸甸的,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老哥,”曹林看着老汉,认真地说,“你这种子,能不能卖给断云寨?我用粮食换,一斤种子换五斤粮食,咋样?”

老汉愣住了,旁边的流民也围了过来。他们从没听过这么划算的买卖——这“地蛋”在老家遍地都是,扔在路边都没人捡,居然能换粮食?

“大当家,您没说笑吧?”老汉不敢信,“这东西能当饭吃,就是模样丑,味道也怪,不如麦子香甜……”

“我知道它能当饭吃,还知道它能救很多人的命。”曹林让伙房抬来一袋子小米,“你这一包种子,我估摸着有十斤,给你五十斤小米,再给你们这伙人每人添件棉袄,咋样?”

老汉扑通跪下,给曹林磕了个响头:“大当家是活菩萨!俺们不换棉袄,能换粮食就行,让孩子们能多吃几顿饱饭!”

曹林扶起他,让人把小米搬过来。消息传开,其他流民也动了心,有个妇人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半袋玉米粒:“大当家,俺这也有,能换不?”

“换!只要是好种子,都换!”曹林让人去通知收留所,所有逃荒来的流民,只要带了土豆、玉米种子,都按这个价换,绝不亏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