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折戟沉沙(2 / 2)

林辰一把抓过手机,只见网络上相关话题已经开始发酵,视频中人群聚集,打着横幅,虽然人数远没有“数千”那么夸张,但经过剪辑和煽动性配文,极具冲击力。更致命的是,一些关键的本地网络大V和自媒体开始带节奏,将矛头直指他林辰,称其“不恤民情”、“搞一刀切”、“为了政绩罔顾民生”。

舆论瞬间被点燃。各种质疑、批评乃至谩骂,如同潮水般涌向林辰,甚至波及到了他之前推动的“风光储”项目,有人开始质疑所有他主导的项目是否都如此“激进”、“不顾实际”。

“立刻联系宣传部门和网信办,澄清事实,说明我们的安置政策!”林辰强压怒火下令。

但为时已晚。负面舆论已经形成,而且背后显然有推手在刻意放大和扭曲。省里主要领导亲自打来电话,语气严肃地要求他“稳妥处理,确保稳定,注意影响”。

第二天,更让林辰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了。“红旗煤化”一座使用了多年的废弃尾矿库,因近期降雨和年久失修,发生了局部渗漏,含有害物质的废水渗入了附近的农田和一条小河沟。

这本是一起可以控制和处理的环境事件,但在有心人的操纵下,却被迅速与林辰“强推关厂”联系起来,炒作成“副省长逼宫导致企业无人管理,引发环境灾难”!尽管环保部门第一时间介入处置,但“环境污染”与“官员霸道”两个标签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致命的化学反应。

林辰站在临时成立的应急指挥部里,看着窗外阴沉的天色,感到一阵无力与挫败。他所有的解释、所有的方案,在汹涌的舆论和这起被强行关联的“环境事件”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太急了,也太自信了。低估了地方利益的顽固,低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更低估了对手利用民意和突发事件进行反击的狠辣与有效。

最终,在巨大的维稳压力和舆论风波下,省里不得不紧急叫停了针对“红旗煤化”的关停并转计划,改为“限期整改、升级环保设施”。这意味着他精心推动的煤化工行业改革,在这里遭遇了彻底的失败。

回到省城,林辰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天。窗外华灯初上,映照着他疲惫而冷峻的脸。

这是他踏上权路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挫败。不是败于高层的权术,不是败于商场的诡计,而是败于这看似无形、却又重若千钧的“民意”与“稳定”。

秘书轻轻敲门进来,放下一份文件,是关于“红旗煤化”事件后续处理的报告初稿。

林辰没有去看,他只是望着窗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通知下去,原定明天召开的工业转型升级座谈会,暂时延期。”

他需要时间,需要冷静,需要重新审视这片土地,以及他在这片土地上,该如何行走。

折戟沉沙,锐气受挫。但这未必是坏事。这场失败,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他因一路顺遂而有些过热的大脑。

真正的权谋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挫折与失败,是必修课,也是磨刀石。

只是,这学费,有些沉重。而他,必须尽快从中汲取教训,重新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