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后汉异星录 > 第10章 格物殿堂·寰宇求知

第10章 格物殿堂·寰宇求知(2 / 2)

“马师傅,一切就绪!”一个副手大声报告。

马钧猛地抬起头,看向不远处临时搭建的指挥木台。曹操(林风)就站在台上,面无表情,目光如同手术刀般扫视着整个场地。他旁边站着一位穿着青色官袍、方脸短须、神情严肃的官员,正是新任命的格物院督造官郑浑。更远处,还有几位被特许参观的年轻格物学士,其中就有以精于算学、测绘闻名的裴秀,他此刻正拿着炭笔和纸簿,准备记录。

“准…准备!”马钧深吸一口气,嘶哑地喊道,同时高高举起一面红色的三角小旗,用力挥下!

两名手持长杆火把的匠兵立刻从掩体后冲出,动作迅捷地将燃烧的火把凑向炮尾那根粗短的引信!

嗤——!

引信瞬间被点燃,冒着刺鼻的白烟,发出急促的燃烧声,飞快地向药室窜去!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锁定那黝黑的炮口。

轰——!!!

一声震耳欲聋、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猛然炸开!

整个院落似乎都为之震动!浓密的、带着刺鼻硫磺味的白色烟尘如同怒兽般从炮口喷涌而出,瞬间吞噬了小半个场地!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即使隔着距离,台上的裴秀等人也感到脸颊被刮得生疼,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脸上满是惊骇。

滚滚烟尘中,隐约可见一道模糊的黑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撕裂空气,带着尖锐的厉啸,狠狠地砸向远处用于试炮的、用巨石和厚土垒砌的巨大标靶!

轰隆!!!

又是一声沉闷如雷的撞击巨响!整个标靶剧烈地震动!无数碎石泥土如同暴雨般迸射开来!烟尘弥漫,遮蔽了视线。

“咳咳……” 剧烈的咳嗽声在掩体后响起。待硝烟稍稍散去,众人迫不及待地冲向远处的标靶。

只见那坚固的标靶中央,赫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凹坑!中心处,一块比拳头还大的花岗岩被彻底击碎!那枚沉重的铁质炮弹,深深嵌入岩石与夯土之中,扭曲变形,兀自散发着滚烫的余温。标靶后方用于吸收冲击的厚厚土堆,也被凿开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成……成了?!” 马钧冲到弹着点前,看着那触目惊心的破坏效果,激动得语无伦次,焦黄的脸上泛起病态的红晕,双手颤抖得更厉害了,不知是害怕还是狂喜。

台上的曹操(林风)缓缓放下了刚刚下意识掩在耳侧的手掌。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仿佛有冰冷的火焰在燃烧。那火焰并非源于破坏的兴奋,而是一种更纯粹的、对力量与掌控的确认。他看到了动能转化的极致,看到了物理法则被精确利用后的恐怖效能。这粗糙的铁管和火药,就是此刻这方天地间,最简洁高效的暴力公式。

“记录,” 曹操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穿透烟尘,“弹着点偏移东七寸,下五寸。药室压力峰值估算过高,炮壁内膛有轻微形变,需强化铸造工艺与闭气结构。弹道稳定性不足,需改进弹丸形制与膛线契合度。火药燃速需再次校准,引信燃时过长。”

他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金属指令,精准地切入问题核心。旁边的裴秀运笔如飞,将司空口中吐出的每一个数据和判断都详细记录在案。郑浑则是一脸凝重,眉头紧锁,显然在思考如何落实这些苛刻的改进要求。这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背后,是无数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

“调用工坊资源,优先解决上述问题。再调拨两名精于算学的学士,配合马钧,建立完整的数据模型。下一次试射,我要误差缩小一半。”曹操最后下令,目光扫过那仍在冒烟的炮口和一片狼藉的标靶,如同审视一件需要优化调试的关键部件。

硝烟未散,刺鼻的气味依旧弥漫。这封闭院落里的轰鸣,如同投入死水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扩散向远方。在遥远的隆中,一间茅庐的窗边,一位羽扇纶巾的年轻人,正对着北方邺城的方向,久久凝望,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跳跃的烛火,仿佛也在默默计算着某种“力量”的轨迹。而在建业航海院那幅展开的寰宇海图之上,孙权(孙阳)的手指,正带着开拓者的兴奋,重重地点向那片标记着“罗马”的海岸线。

当邺城试炮的轰鸣还在曹操耳中隐隐回响,建业那幅震撼人心的寰宇海图刚刚卷起,一份关于航海院揭牌仪式暨世界海图展示的详尽密报,已通过特设的“铜雀”快驿系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曹操(林风)的案头。

密报由潜伏在建业的“校事”头目所书,字迹工整,内容详尽得令人发指。不仅记录了孙权在航海院揭牌时的激昂演说(“江东立国之基在万里海疆”、“海图即新世界之钥”),更精确描述了那张海图所展示的、颠覆性的大陆海洋格局图景——天竺南端的“狮子国”(斯里兰卡)、波斯湾沿岸、两河流域的“千城之地”(巴比伦故地)、以及最为关键的地中海沿岸,尤其点明了“亚平宁半岛”上那个分裂为东西两部的庞大帝国——罗马(尽管报告中使用的是“大秦”等古称)。报告甚至提到了孙权对“航道标准化”、“无敌舰队”的宏伟构想,以及航海院下设“舆图馆”(由韩雪主理)和“海事堂”的组织架构。

曹操(林风)坐在冰冷的紫檀木大案后,案头只点着一盏孤灯。跳跃的火焰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将他本就棱角分明的面孔切割得更加冷硬。他逐字逐句地读着密报,食指无意识地、以一种恒定不变的频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笃、笃、笃……

声音在空旷寂静的书房中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冰冷的节奏感,如同精密钟表的摆锤。

孙权的动作太快了。快得超出了他(林风)的预期模型。对全球地理的认知统一,是“群星会”共享的基础信息。他原本预计这些“土着君王”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验证、甚至怀疑。但孙权(孙阳)这个年轻的体育生灵魂,展现出了与其宿主身份不相称的魄力和可怕的行动力。整合海图,挂牌航海院,明确海权立国战略,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这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小乔”(韩雪)那份海图价值的精准判断和对自身战略优势(漫长的海岸线、水军传统)的清醒认知。他的目标清晰——跳过陆地争霸的泥潭,直接拥抱蓝海,打造一个依托航海贸易和海军力量的“海都”。

效率驱动评价:A+。目标识别准确,资源整合迅速,执行力强悍。

威胁等级评估:极高。

曹操(林风)的瞳孔深处,冰冷的代码流无声地高速刷过。

孙权\/孙阳的行动逻辑模型修正:目标导向型人格,风险偏好强(体育生特质),善于抓住战略机遇点。对“群星会”共享信息的利用效率极高,且具备极强的本土化转化能力(航海院架构)。

潜在战略对冲方案推演:

技术壁垒:严格封锁火药核心配方、原始蒸汽机动力学模型等关键技术向江东扩散。增加解密难度。

陆权压制:加快河北攻略,压缩孙权战略纵深。冀州袁绍病危,其继承人危机是绝佳切入点。

情报渗透:加强对航海院核心部门(舆图馆、海事堂)的渗透力度,获取关键航道信息与技术细节。破坏性行动?

资源争夺:利用中原庞大人口和工农业基础,在钢铁、煤炭等战略物资供应上设置障碍。

可行性分析:方案1、3、4可行性强,成本可控。方案2投入巨大,且需处理刘备在西南的潜在牵制因素。

最优解:多线并行,以技术封锁(1)与情报渗透(3)为核心,辅以资源争夺(4)。陆权压制(2)需视袁绍死后河北局势而定。

曹操(林风)的指尖停止了敲击。他伸出手,拿起案头一支特制的硬毫笔,蘸饱了朱砂墨。

他没有在密报上批注一字,而是直接抽出一张空白的蔡侯纸。笔走龙蛇,一行冷硬如铁、毫无感情波动的朱砂红字留在纸上:

“鲲鹏计划,启动。目标:寰宇星图。执行人:裴秀。权限:甲上。”

“鲲鹏计划”——一个早已存在于他(林风)数据库深处、代号为“深空探针”的绝密预案被激活。它的核心目标,是超越孙权那幅描绘已知世界的海图,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深空。利用所有能搜集到的星象记录、天竺佛经中的宇宙观、波斯拜火教的星图传说、甚至古埃及通过丝绸之路隐约传来的零星天文学知识……结合裴秀等顶尖算学、天文人才的力量,建立起一个初步的、以恒星坐标为基准的宇宙定位系统模型。这并非为了虚无缥缈的探索,它的终极用途是——超远程精确导航与定位。一套足以支撑理论上的、跨越大洋甚至洲际的、不依赖传统地标和模糊航线的终极导航系统!这将是超越孙权海图、奠定未来真正意义上“寰宇霸业”的基石!一张真正属于星辰大海的底牌!

他(林风)将这张朱砂密令对折,装入一个特制的铜管,用火漆密封,盖上自己的私印。动作一丝不苟,如同在编写一段不容有错的源代码。

“来人。” 他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响起。

一个如同影子般的玄甲侍卫无声无息地出现,单膝跪地。

“即刻,将此令交予秘库乙字叁号箱执守校事。开启流程:鲲鹏。”

“诺!” 侍卫双手接过铜管,瞬间消失于黑暗之中。

曹操(林风)重新坐回案后,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建业密报上,手指无意识地再次敲击起冰冷的桌面。笃、笃、笃……规律而冰冷的声音,如同为这场无声的竞赛按下加速键。孙权看到了海图的边界,而他(林风),已将目光投向了星辰的坐标。这场始于大地、延伸向海洋的竞争,其最终的维度,或许将在人类无法想象的深空展开。

冰冷的代码流在意识深处闪烁:资源分配确认。优先级序列:鲲鹏计划(深空导航模型) > 火器优化 > 格物院基建。系统资源倾斜启动。潜在风险:未知领域的不可测变量激增。

窗外的风,似乎更冷了,卷过邺城高耸的城墙,发出呜呜的啸音。这坚固的城池之下,无形的风洞已然成型,正酝酿着席卷整个帝国的风暴。而他所启动的“鲲鹏”,这试图刺破苍穹窥探宇宙的野心,究竟是引领文明跃升的阶梯,还是加速撕裂帝国的裂痕之源?冰冷的代码逻辑无法给出答案,唯有肆虐的风声,在黑暗中咆哮,预示着更猛烈的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