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新生·少年创想”青少年设计大赛的合作敲定后,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作为赛事核心环节的评审工作,“忠犬联盟”一致推选周教授全权负责——凭借深厚的非遗文化研究底蕴、严谨的学术思维,以及对青少年教育的独到见解,周教授成为搭建评审体系、把控赛事公平与专业度的不二人选。“评审不是简单打分,而是要让青少年感受到非遗的价值,同时引导他们的创意往更有深度的方向发展。”周教授接手任务后,第一时间牵头组建评审团队,制定评审规则,为大赛筑牢“专业、公平、暖心”的核心根基。
组建评审团:多元视角,兼顾专业与温度
为了让评审既具专业性,又能包容青少年的创意天性,周教授精心搭建了“四维评审团”,涵盖非遗传承、时尚设计、教育教学、环保公益四大领域,确保评审视角全面多元。
非遗领域,周教授邀请了国家级竹编传承人、羌绣非遗大师,以及深耕乡村非遗实践的“忠犬联盟”成员林砚舟。“他们最懂非遗工艺的精髓,能精准判断作品是否真正理解并运用了非遗元素,而不是简单堆砌。”周教授解释道。国家级竹编传承人张大师有着五十年竹编经验,对竹编的纹路、技法、文化内涵了如指掌;羌绣非遗大师李奶奶则能从配色、针法中,看出创作者对羌绣文化的理解深度。
时尚设计领域,联合“织光”品牌邀请了三位知名设计师,其中包括擅长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的新锐设计师陈曼。“他们能从时尚审美、市场价值、创意表达等角度,评估作品的时尚性与落地可能性,让大赛不仅有文化内涵,更有市场潜力。”陈曼曾多次将非遗元素融入设计,对青少年的创意视角尤为关注,她表示:“我期待看到年轻人用大胆的想象,打破非遗与时尚的边界。”
教育领域,周教授邀请了全国知名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家、乡村素质教育推动者。“他们懂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创意逻辑,能从教育视角给予鼓励与引导,避免用成人化的标准扼杀年轻创意。”北京某重点中学的美术特级教师王老师说道:“评审不仅是选优,更是育人,我们要让每个参赛者都能从评审反馈中有所收获。”
环保公益领域,则邀请了环保组织负责人、“绿韵非遗公益基金”代表。“大赛设有环保赛道,需要专业人士从环保理念、材料利用、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审,确保作品真正践行‘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环保组织负责人李姐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环保教育,她希望通过评审,引导青少年树立“环保+文化”的双重意识。
评审团组建后,周教授组织了为期一天的评审培训,详细讲解大赛理念、评审标准、打分规则,同时强调“鼓励为主、专业引导”的评审原则。“我们要包容青少年的不成熟,肯定他们的创意闪光点,同时用专业的语言指出不足,让他们在赛后也能继续成长。”周教授在培训中反复强调。
制定评审规则:量化标准,兼顾创意与内涵
为了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周教授牵头制定了一套科学严谨的“三维度评审体系”,将评审标准量化为可操作的打分项,既避免主观臆断,又能全面评估作品的综合价值。
第一维度是“文化融合度”(40分),重点评估作品对非遗元素的理解与运用。具体细分为:非遗元素识别度(10分),即作品是否清晰体现竹编、羌绣等指定非遗工艺的核心元素;文化内涵理解(15分),即是否理解非遗元素背后的文化寓意,而非单纯的形式模仿;工艺运用创新性(15分),即是否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环保理念有机结合,体现创新思维。“我们不要求青少年熟练掌握复杂工艺,只要能体现对非遗的理解,哪怕是简单的纹路借鉴、配色运用,都能得分。”周教授解释道。
第二维度是“创意表现力”(30分),聚焦作品的创意独特性与艺术表达。细分为:创意独特性(15分),即作品是否具有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表达,避免同质化;艺术感染力(10分),即作品的视觉效果、造型设计是否具有美感和吸引力;形式适配性(5分),即作品形式是否符合赛道要求,是否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青少年的创意天马行空,我们要给予充分尊重,只要不违背大赛理念,就应该得到肯定。”时尚设计师陈曼补充道。
第三维度是“初心传递力”(30分),评估作品对非遗传承、环保理念的传递效果。细分为:理念契合度(15分),即作品是否贴合“非遗新生”“环保可持续”的大赛核心理念;实践可行性(10分),即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落地可行性,而非纯粹的空中楼阁;情感共鸣力(5分),即作品是否能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引发观众对非遗传承、环保的关注与思考。
除了量化打分,周教授还特别制定了“评审反馈机制”:每位评审不仅要打分,还要为每件入围作品撰写不少于50字的评语,既要肯定优点,也要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对于未获奖但有亮点的作品,将颁发“创意鼓励奖”,并附上个性化反馈,让每位参赛者都能感受到被重视。
“评审规则不是束缚创意的枷锁,而是保障公平、引导方向的灯塔。”周教授在规则发布会上说道,“我们要让青少年明白,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意,还要有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这才是大赛想要传递的核心价值。”
搭建评审流程:公开透明,全程可追溯
为了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开透明,周教授设计了“三级评审+全程公示”的评审流程,让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可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