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72章 星夜返广信 子龙携讯归

第72章 星夜返广信 子龙携讯归(2 / 2)

“确有此事,”陈子龙肯定道,“然则,清廷强硬推行‘剃发令’,欲令全军剃发易服。此举触及了大顺军将士底线,他们虽败,多数人仍难以接受这等屈辱,故而降清之议最终未能实行。此后,东西两路大顺军虽在荆州一带试图汇合,并发动了进攻荆州的战役,却又因何腾蛟等明军各部掣肘、不予配合而功败垂成。接连的挫折、内部的纷争、外部的挤压,使得这支曾经席卷天下的雄师,士气极度低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陈子龙的声音带着一种亲眼目睹英雄末路的悲凉:“侯爷,您是难以想象,属下亲眼所见,这样一支曾经建制完备、叱咤风云的庞大队伍,经过多次惨痛失败后,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规整与秩序!等级森严的指挥体系近乎崩溃!昔日权将军田见秀,在西安时地位与刘宗敏相当,素以‘为人宽厚’得众将之心,可如今,他麾下仅剩七千疲卒,威信大不如前,与普通将领无异。原本的右营制将军袁宗第,也只统领三千余人。”

“而反过来,”他话锋一转,揭示出权力结构的颠倒,“一些原本的中层甚至底层将领,却因缘际会,拥兵自重。田见秀的老部下、曾担任右营右果毅将军的刘体纯,如今竟有三万部众;其弟刘体统也有两万兵力。之前只是副将的郝摇旗,手下膨胀至四万人;王进才的兵力更是骇人,足足有七万六千人!相比之下,曾经能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左营制将军刘芳亮,所部也不过万人。”

陈子龙总结道:“这说明东路大顺军,已然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核心,呈现各自为政、强弱悬殊的割据状态。他们名义上虽已接受隆武陛下招抚,被赐封‘忠贞营’称号,但与何腾蛟等地方明军依旧龃龉不断,难以真正协同。粮饷匮乏,驻地不稳,前途渺茫,便是他们当下的真实写照。”

赵高翔默默听着,心中波澜起伏。这支力量,如同一把散落在地、锈迹斑斑却依旧沉重的古剑,若能重铸,锋芒依旧慑人;若置之不理,或为他人所用,则后患无穷。

“先生在此等复杂局面下,是如何与之接洽的?”赵高翔关切地问。

陈子龙露出一丝苦笑:“属下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反复陈说利害。重点在于,绝口不提‘收编’二字,只强调‘合作’抗清,共御外侮。我向他们详述侯爷您起于微末,连战连捷,更不同于何腾蛟等旧明官僚,我军军纪严明,善待百姓,且有嵛山岛秘制新式军械之利。我言明,当今之势,清虏乃天下共敌,华夷之辨大于新旧之隙,唯有联合,方有一线生机。”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而,毕竟路途遥远,彼此缺乏了解,加之他们内部意见亦不统一,贸然要求他们全军东移,绝无可能。属下多方斡旋,最后,总算说动了其中地位较高、虽兵力不多但声望尚存的泽侯田见秀。他答应,愿意派遣其弟田见明为首,组织一个二、三十人的观察使团,随我前来侯爷辖地,实地考察我军风貌、实力以及侯爷您的为人,之后再议合作细节。这,已是属下目前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赵高翔缓缓点头,目光深邃。陈子龙此行,虽未能一举促成联军,但打开了与这支重要力量接触的大门,探明了其虚实困境,并争取到了一个让对方前来考察的机会,这已是弥足珍贵的突破。大顺军余部虽处境艰难,内部混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蕴含的战力、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及其在湖广等地的影响力,都是他极度需要的。

“先生立此大功,辛苦了!”赵高翔郑重道,“此讯至关重要,让我等对西线局势豁然开朗!联合之事,急不得,也缓不得。田见秀能派人来,便是良好的开端。先生先好生休息,待我回到广信,立即与秀楚先生等详细商议,如何接待这支观察使团,如何展现我军实力与诚意!”

陈子龙点头称是,脸上疲惫与欣慰交织。他知道,自己带回的不仅仅是消息,更是一个可能改变未来格局的契机。

与陈子龙的这次会面,让赵高翔心头既感振奋,又觉肩头担子更重了几分。振奋的是,西线竟真有一支可争取的强大力量;沉重的是,要收服这支伤痕累累却依旧桀骜的雄师,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智慧。但无论如何,抗清的大旗下,能汇聚起更多被时势遗落的力量,这个前景让他胸襟为之一阔。他仿佛已经看见,来自湖广山区的使者,即将踏上他治下的土地,一场关乎未来战略格局的考察与博弈,即将展开。

“先生此行劳苦功高,且随我同返广信。”赵高翔当即决断,对陈子龙正色道,“后续与田见秀使者接洽之事,非先生主持不可。这一路,正好与我详谈湖广见闻,我等需即刻商议出接待方略。”

陈子龙闻言,精神一振,疲惫的脸上焕发出光彩。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能得到主帅如此倚重,正是施展抱负之时。“属下遵命!”他毫不犹豫地应下,立刻吩咐随从收拾行装。

赶紧安排接见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