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50章 广信血壁挽斜阳 忠魂矢志守孤城

第50章 广信血壁挽斜阳 忠魂矢志守孤城(2 / 2)

孙兆奎眉头紧锁,在地图上细细推演。片刻后,他眼中精光一闪,已有决断。

“传令!全军转向西北,绕行至广信城北十里,寻找靠近水源之高地,立即扎营!”

“将军,十里是否太近?恐遭敌军突袭。”副将有些担忧。

“要的就是这个距离!”孙兆奎沉声道,“十里,正在敌军游骑边缘,我扎营高地,可窥其虚实,亦可让其看清我的旗号!若离得太远,如何能牵制敌军?我要让他柯永盛如芒在背!”

大军依令悄然移动,最终在广信城北十里外一处名为“望京岗”的山坡上扎下营寨。此地视野开阔,背靠山泉,易守难攻。

扎营时,孙兆奎故意令士卒多挖灶坑,广立旗帜,尤其是中军那面巨大的“靖朔伯赵”帅旗和“孙”字将旗,迎风招展,数里外清晰可见。同时,他派出所有骑兵,分成数股,在营地周围十里范围内往复巡弋,扬起漫天尘土,又令探马四出,故意捕捉清军哨探,摆出一副大军压境、侦察敌情的架势。

这一招“反客为主”,果然奏效。

正在督军猛攻广信的清将柯永盛,接连收到斥候急报:

“禀大将军!北面十里外发现大量明军旗帜,依山扎营,尘土飞扬,骑兵四出,兵力不详,恐有数千乃至上万!”

“报!我军数支哨探小队遭遇敌方精锐骑兵,损失数人!”

柯永盛心中一惊,攻城动作顿时一滞。他狐疑地望向北面:“赵高翔?他刚取鹰潭,怎会来得如此之快?兵力竟有如此之众?”

他摸不清这支突然出现的明军虚实,担心是赵高翔主力尽至,若自己继续全力攻城,侧翼和后背将暴露在敌军兵锋之下。广信城已是强弩之末,但若此时被内外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鸣金收兵!各营退回本寨,加固营防,多派斥候,给本将盯死北面那支明军!” 柯永盛权衡利弊,不得不暂缓了对广信城的致命攻击,将主要精力转向了应对北面的“威胁”。广信城头压力骤减,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高岗上,孙兆奎见清军果然停止攻城,收缩防御,心中稍定。他深知自己兵力有限,此乃疑兵之计,绝非长久之计。

他立刻修书一封,将广信敌我态势、自己扎营牵制之举详细说明,最后强调:“……虏酋柯永盛势大,末将虽暂以疑兵遏其攻势,然终非破敌之策。广信危局未解,乞将军速催大军来援,方可决战胜负!”

信使怀揣蜡书,快马加鞭,星夜驰回鹰潭求援。孙兆奎则下令营寨严防死守,日夜巡逻,旗号不减,巡骑不休,继续与数量远超己方的清军大眼瞪小眼,上演着一场精心策划的“空城计”。他的谨慎与谋略,为岌岌可危的广信城,强行续上了一线生机,也为主力赵高翔的下一步行动,争取了最关键的时间。

就在孙兆奎与清军主力即将在广信城外对峙之际,鹰潭城的赵高翔也已完成了初步的整合与部署。

他知道要想真正解广信之围,并巩固战果,必须扫清后方隐患,并投入主力。他亲自率领一部精锐,以雷霆之势东进,迅速收复了兵力空虚的贵溪县。此战意义重大,不仅扩大了控制区,更重要的是,在收复贵溪过程中,翁之琪成功收拢了一批在鹰潭之战时溃散、逃至贵溪一带的原清军水师船只和人员。

这些船只虽然老旧,但经过修缮仍可使用,那些熟悉信江水道的水手更是宝贵的资源。翁之琪以此为基础,结合招募的新兵,迅速整编出了一支约两千人的水师力量,虽然战斗力有待检验,但至少解决了有无问题。

后方初步稳定后,赵高翔做出了进军广信的最终部署,展现了其水陆并进、分进合击的策略:

1. 后方统筹:委任陈子龙全权负责鹰潭-贵溪一线的民政、后勤与防务。陈子龙带领一批文官,稳定秩序,征集粮草,确保前线物资供应和退路安全。

2. 水路进军:命翁之琪率领新建的水师两千余人,搭载部分步兵和给养,沿信江溯流而上,经贵溪、弋阳,向铅山方向推进。其主要任务是保障水路粮道,清扫沿岸清军据点,策应陆路主力,并对围攻广信的清军侧翼形成威胁。

3. 陆路主攻:赵高翔自率主力,以张应祥、李猛为陆路先锋,率领经过休整补充的精锐步骑,从陆路向广信进发。这条路线的选择也经过考量:经横峰方向,虽然山路难行,但可以避开清军可能重兵布防的平坦地带,出其不意地接近广信,并与孙兆奎部形成夹击之势。

安排妥当后,赵高翔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杀奔广信而去。鹰潭至广信的路上,战云再起。翁之琪的水师帆影出现在信江上,张应祥、李猛的陆师旌旗招展于山野之间。一场决定赣东北命运的大战,即将围绕血染的广信城展开。

站在鹰潭城头,望着正在有序开拔出城的队伍,赵高翔的目光却越过了眼前的旌旗,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他心中澄澈如镜,思绪翻腾:

‘攻城掠地,砍砍杀杀,那只是战争最表层、最野蛮的环节。’ 他暗自思忖,仿佛在总结一套超越时代的创业心得。‘真正的征服,或者说真正的‘占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军事打击、政治安抚、经济控制、思想渗透的复合体。就像开一家分公司,光把招牌砸烂、把前经理赶走是没用的,关键是要能稳定运营,产生效益,并植入总部的企业文化和忠诚度。’

他的思路愈发清晰:‘哪怕这个地方,将来因为实力不济,暂时被竞争对手(清军)抢回去了,我们这次‘入驻’也绝不能白来!’

有形资产的转移: ‘官府的库银、粮仓的积粟、工匠坊的器械、乃至有价值的文书档案,这些都是硬资源,能搬走的尽量搬走,搬不走的也要登记造册,心中有数。这叫资产重组,优化配置。’

核心人才的吸纳: ‘有手艺的工匠、识文断字的吏员、乃至对本地知根知底的潜在地头蛇,只要愿意跟我们走,就是宝贵财富。人是第一生产力。’

无形火种的播撒: ‘这才是重中之重!’ 赵高翔眼神锐利。‘要让留下的百姓知道,我们这支军队,军纪严明,不扰民,甚至帮他们惩处了欺压他们的胥吏豪强。要让他们在对比中明白,跟着大明,跟着我赵高翔,是有活路、有尊严的。哪怕我们走了,清廷的残暴统治回来,他们心里也会存着一份比较,存着一份念想。这就是思想的种子!’

地下网络的铺设: ‘林锐的探子,李恪的天地会,必须像毛细血管一样,趁我们控制期间潜伏下来。几个关键位置的暗桩,一些秘密的联络渠道,将来可能就是反攻的眼线和内应。这叫预先埋设的ApI接口。’

想到这里,他回头望了一眼已经被陈子龙接管、秩序初步恢复的鹰潭城。‘这一次占领,我们撤走了部分金银粮秣,带走了愿意跟随的工匠和读书人,处决了民愤极大的汉奸,安顿了百姓,留下了好名声,还埋下了暗线…… 即使明天清军反扑夺回此城,他们得到的也是一座被“格式化”过一次、内部充满不稳定因素的空壳。而我们,却实实在在地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播下了未来的希望。’

一种掌控全局的感觉油然而生。‘如此,这一番血战和经营,才算没有白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占领过”,而不是流寇式的过境抢劫。’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广信方向。后路已稳,火种已播,现在,可以去进行下一场更关键的战略投资了——营救广信,拿下整个赣东北地区的“龙头项目”!

孙兆奎的疑兵之计,为这场决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而赵高翔主力的到来,将把广信之战推向最高潮。